,眼瞅着5月庄稼拔节长,天公却要“变脸色”。南边的稻田刚插完秧,一场“狠雨”正憋着劲儿往这儿赶。北边地头旱得裂口子,农民蹲在田边吧嗒旱烟,直盼着来场透雨。



7号这天,副高带着暖湿气流往北冲,南方率先“开演”。

长江以南的田垄还没干透,中到大雨就噼里啪啦砸下来。贵州东部的山旮旯里,豆大的雨点瞬间汇成河,土坡直往下滑泥。

湖南中部的老李家,刚搭好的瓜棚被暴雨压弯了架,藤蔓歪在水里直打颤。

8号更不得了,冷空气从北边杀过来,跟暖湿气流撞了个正着。低涡在天上转起圈,湖南、江西的雨像盆泼似的,河坝水位蹭蹭涨。

村头的广播不停地喊:“后山沟的赶紧挪,别等泥石流下来!”可愁坏了种水稻的老张,分蘖期泡了水,秋粮指不定得少收几成。



北边呢,7号开始飘起了零星雨点,西北、华北的旱地总算见了湿。内蒙古的牧民看着草场冒新芽,咧嘴笑了:“这场雨,比给牲口添精料还强。”东北的玉米苗刚露头,小到中雨润了地,叶子立马支棱起来了。

但老农用手捏捏土:“墒情刚够出苗,要是再来场透雨就美了。”9号南方的雨开始南压,暴雨区跟着往南跑,广东的菜地遭了殃。刚摘完一茬菜的王大姐直跺脚:“这么大的雨,下茬菜苗都冲跑喽!

”北方的雨却停了,内蒙古部分草场还是旱,牧民又开始盼下一场。

这头防汛的沙袋刚堆上,那头抗旱的水泵又拉到了地头,两边都不得闲。

10号南方雨势弱了些,可江南、华南还是中大雨,田里积水排不及。



“倒春寒没赶上,这会儿闹洪涝,庄稼咋就这么难!”湖北老汉直叹气。北方多地出了太阳,可地里的裂缝还在,小麦拔节正需水呢。

农技员在村头转:“这场雨解了点渴,后续灌水可不能松劲。

”11号南方大部放晴了,台湾岛却还在下,南部暴雨让山区有点慌。北方的旱情缓解了些,但东北、华北的水库水位还是低,得省着用水。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南北方的庄稼,跟着天气遭的罪不一样。

有人愁涝有人愁旱,种地的人啊,永远跟着老天爷的脸色转。再想想,15号前后暖湿气流又要回来,南方新一轮雨又在路上。北方呢,不知道那会儿能不能再沾点雨,把墒情彻底稳住。

“人算不如天算”,可咱们种地的,就得在这变化里找法子。南方得赶紧清沟排水,别让庄稼泡烂根;北方盯着墒情,该浇就浇。说到底,天气这事儿,从来都是双刃剑。



雨多了涝,雨少了旱,咋平衡才是个难题。

我个人觉得,咱农民除了看天,还得琢磨着多备点防灾的招儿。水利设施得跟上,保险也得买上,不能总靠老天爷“开恩”。现在就盼着,这场南北不同的雨,别让咱庄稼受大罪。

也盼着以后,咱们应对天气变化能更从容些。种地不易,且行且操心,可日子还得往前奔。

您说,这老天爷的“脾气”,啥时候能让人少操点心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