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老槐树冒出新芽那会,王老汉就盯着日历直皱眉。今儿个立夏撞上农历四月初八,他蹲在田埂上扒拉着泥巴嘟囔。“立夏在头,伏里桑拿”,老话像根刺扎在庄稼汉心里。
去年伏天暴雨泡了玉米地,今年节气咋又凑得这么巧?菜园里的黄瓜藤早早就爬上了竹竿顶,比往年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庙门口卖香烛的老太太扇着衣襟,说浴佛水怕是浇不凉三伏火。这话听得人心里发紧,可老天爷的脾气谁能摸得准?翻开日历一看,今年入伏定在7月20日,比往年晚了好些天。
老辈人说“晚入伏热得跳”,可也有人说母伏没那么酷热。公伏母伏的说法不一,庄稼汉们更信地里的动静。你看那池塘里的荷花,清明刚过就冒出了骨朵。
青蛙也早早开了嗓,呱呱声连成一片,透着股反常。种了三十亩水稻的老张,特意换了早熟的品种。
他蹲在田埂上扒拉算盘,说立夏赶早得抢稻穗灌浆的时辰。
村西头种麦的老刘却犯了愁,东南风刮得麦田湿气重。
“立夏东风摇,麦子水里捞”,他最怕连阴雨坏了麦穗。天没亮就扛着竹竿去支防雨棚,去年麦粒发芽的事还记着呢。说起去年,腊月里突然回暖,老槐树都误以为春天来了。
老天爷这脾气,真是说变就变,由不得人不防着。今年三伏天虽说只有30天,可末伏结束快到处暑了。
“秋老虎”要是反扑,庄稼地里的活计更难挨。老话说“伏里有一九,九里有一伏”,寒热总交错。可今年这立夏晚了七八天,地气憋着股燥热呢。
村东头的老井早早就见了底,青苔都干成了黄褐色。井水浅了,庄稼喝水可咋办,老汉们心里都揪着。
热归热,可老辈人的话里藏着经,早作打算错不了。不管三伏天是热是凉,地里的活计不能耽搁。
顺应着天时种地,比啥都强,这是老把式们的理。至于今年三伏天到底有多热,且看老天爷咋安排。
咱庄稼人啊,只要准备足了,啥天气都能应对过去。日子还长,跟着节气走,总不会错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