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晴朗的午后,行走于街头的你或许会闻到一种奇怪的气味,它既非花香,亦非草味,这种有点儿刺激的气味好像曾经在复印店里或某工厂车间里闻到过。或许,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气味来自臭氧,有人可能会问,臭氧到底什么味儿?

作为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常温常压下浓度较低的臭氧没什么异味,甚至还散发着青草的清新或“略带甜味”;当浓度超过 10 微克每升时,臭氧的气味接近鱼腥味;当浓度更高时,臭氧的气味和氯气很像。当然,每个人的嗅觉灵敏度不同,有些人可能比较敏感,能够闻到浓度较低的臭氧;有些人可能不太敏感,即使臭氧浓度较高也察觉不到。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气味来判断臭氧浓度和环境安全性。

和特征明显的雾霾相比,臭氧的危害十分隐蔽,它经常隐身于晴空之下,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臭氧以气态为主,即便戴口罩也无法进行有效防护,人们最好通过避免接触来减少臭氧伤害。温度高、光照好是形成臭氧的必要条件,所以,臭氧浓度通常在一年的夏季和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段达到高峰。


为了尽量减少臭氧带来的健康伤害,人们最好不要在午后和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尤其不要去化工厂附近;如果家里或办公室频繁使用打印机、复印机,最好开窗保持通风。当然,通过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使用、控制石化工业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研发高科技环保产品等措施,人们也可以有效减少臭氧的生成。

高空臭氧层需要保护,近地面臭氧污染也需要治理。只有保护与治理同时进行,才能确保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为人类未来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臭氧是什么呢?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 3 个氧原子组成,分子结构呈三角形,由大气中的氧经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而产生。约 90% 的臭氧存在于距离地球表面 10 ~ 50 千米的平流层,其中距离地球表面 20 ~ 30 千米处的臭氧浓度最高。

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臭氧分子会被分解为氧分子和氧原子,紫外线则会被转化为热能,从而避免直接伤害地球上的生物。可以说,如果没有臭氧层,高强度的紫外线辐射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同时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加剧全球变暖进程、引发气候变化。

(文内配图均已获得图虫创意授权)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5.5B

点击上图,“百科知识知道”大擂台,有问必答,有答必奖!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