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萌萌)5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消息,5月下半月,华北中南部和成都平原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西北地区北部和西部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
“对于臭氧,人们更熟悉的是位于大气中距地面12千米至35千米的臭氧层,它能阻止太阳短波紫外辐射进入近地面大气,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但在对流层中,较高的臭氧浓度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却是不利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进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生态环境部发布5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臭氧污染比PM2.5污染更隐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受损以及视力下降和皮肤老化加快等。”陈进生告诉记者,臭氧污染对人体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是非急性的,需要一个过程,与臭氧的浓度以及暴露在臭氧中的时间等因素有关。
“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它主要是刺激和损害深部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其中,65岁以上老人、学龄前儿童、运动人群及女性所受影响更大。”
面对臭氧污染,个人如何做好防护?胡洋表示,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中午到下午3点之间,在此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如果家里有空气净化器的话,可打开进行空气的净化,对减少室内臭氧浓度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必须在户外工作或者运动的话,建议大家尽量减少运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