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热,艳阳高照,周末出去游玩一圈回来发现自身已经晒成黢黑,但有人却能较好的保持原来的肤色。
欸?人与人之间的皮肤差距为何这么大?
为什么会晒黑?
人体皮肤晒黑的核心机制源于紫外线与黑色素系统的相互作用。
在太阳紫外线中,UVA和UVB是主要致黑因素:UVA凭借长波长穿透至真皮层,通过产生活性氧间接激活黑色素合成;UVB则因高能量直接损伤表皮细胞DNA,刺激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
二者共同触发皮肤启动光保护程序。
当紫外线深入基底层时,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被激活,催化酪氨酸逐步转化为黑色素颗粒。这些颗粒通过树突状结构被输送到周围角质细胞,如同在细胞核上方架设起层层防护网。
随着紫外线持续照射,黑色素产量激增并逐渐向表皮上层扩散,通过吸收和散射紫外线减轻DNA损伤风险,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肤色加深现象。
不会晒黑其实是天生的
皮肤深浅由黑色素决定,而黑色素细胞对阳光中的紫外线非常敏感,不同肤色类型对太阳辐射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
而真正决定不同人种肤色差异的,是由多基因共同调控。
除MC1R基因外,黑色素生成还受 TYR基因(调控酪氨酸酶活性)和 OCA2基因(影响黑色素细胞分布)等共同影响。其中的酪氨酸酶是制造黑色素的关键开关,它的活性越强,人的肤色往往就越深。
浅色皮肤类型的人黑色素含量低,且往往携带更多浅肤色基因变体,紫外线照射后可能不会快速显色,但仍会积累损伤。
其皮肤防御能力较弱,晒伤(如晒斑、加速老化)风险更高,甚至患上皮肤癌的可能性也高一些。
深色皮肤的人黑色素含量高,生成黑色素的能力更强且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会有朋友们觉得,皮肤黑晒黑了不明显。
其实晒后可能表现为局部色斑加深,而非整体肤色变化,但其皮肤屏障较强,晒伤概率较低。
但无论何种肤色,做好防晒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正确防晒?
物理防护
外出时应穿长袖衣物与长裤减少日晒,可优先选择带有UPF标识的专业防晒服装。搭配宽檐帽或遮阳伞形成多重防护,有效阻隔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正确使用防晒霜
防晒霜可选择广谱型(标注PA+++/Broad Spectrum)以同时防御两种紫外线。(比如希川科颜防晒乳)
出门前半小时内涂搽,除了面部外,还应包括颈部、背部及耳部,2-3h重复1次。出汗出油多,可1-2小时补涂一次。
避免高峰时段
在紫外线最强的时刻尽量避免外出(上午10:00至下午4:00)。具体时段因季节和地理位置略有差异,建议通过天气预报紫外线指数实时调整。
注意:如果晒后大量脱皮,甚至起水泡,可能还会伴随发热头疼现象,说明晒伤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诊。
作为常见的皮肤现象,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插播一条预告
视频号直播预告
618直播来啦!
5月20日(周二)19:00
在「希川科颜」视频号直播间
CEO为大家带来超多福利
秒杀品低至9.9
¥269到手盲盒五件套「限量100单」
避免错过优惠
〔参考文献〕
[1]何锞,夏继斌,张一鸣,等. 日晒伤研究进展[J]. 临床外科志,2024,32(12):1236-1239.
[2]刘玮, 田燕. 皮肤晒黑的光生物学基础[J]. 2002 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2.
[3]李坤杰,顾华. 光致皮肤损伤机制研究进展及防护[J]. 皮肤病与性病,2010,32(4):24-27.
[4]刘甲斐,仇雪梅. 黑色素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7(4):55-58.
[5]赵辨主编.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第2版[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4.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5年05月20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yogurt 审核: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