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4月的一个清晨,山东德州陵县(现陵城区)大宗家村,八路军第5支队第5团的驻地忽然传来几声急促的狗吠,紧接着便是密集的枪声。此时,大部分指战员因昨夜观看了大半场的戏,早已沉浸在深沉的梦乡中。
“情况不对!”随着枪声的响起,团长龙书金猛地从床上翻身而起。他迅速穿上衣物,边穿边对同屋的政委曾庆洪说道:“曾政委,我出去查看一下情况,你去向支队汇报。”
龙书金迅速带上警卫员和作战参谋,打着手电,飞快地向村中心的高台跑去,向西南方向观察情况。当他们远远地望去,顿时汗流浃背。原来,一队日军正借着晨雾的掩护,悄悄向村里进发,敌人数量众多,黑压压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影让人心头一紧。
那么,日军究竟是如何得知八路军的动向的呢?
实际上,几天前,八路军第5支队(包括永兴支队和运河支队)接到命令,要在鲁北新区展开行动,秘密驻扎在陵县的大宗家村。村里的乡亲们十分热情,看到八路军的到来,他们集资请来一个剧团,在村里搭起戏台,举行了热烈的欢迎演出。此时,剧团的当家花旦——花无朵,竟然与日军的情报人员有着某种关系。
演出结束后,剧团的中间人由于贪婪,居然从花无朵那里克扣了50块薪水,这让花无朵心生不满。她将此事告诉了与她有染的日军情报人员,随即将大宗家村八路军的驻扎情况透露给了敌人。
这番消息被日军汉奸情报人员传达给了指挥官。日军第5师团的大佐安田得知情报后,心中一喜,决定派兵进行报复。
日军的报复行动迅速展开。1939年4月18日清晨,安田大佐集结了从商河、临邑、宁津、济阳、盐山以及东光等地调来的2000余名日军(其中1000步兵,500骑兵,外加炮兵与装甲兵),他们分乘50余辆汽车,气势汹汹地向大宗家村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八路军的第5支队共有2000余人,分驻在大宗家村及周围几个村庄,彼此之间通过电话联系。当时,曾庆洪政委拿起电话打算向曾国华汇报敌情时,却发现电话线路早已被日军切断,完全无法联络到其他部队。日军在进攻大宗家村的同时,还分兵包围了周边的其他村落,目的是彻底孤立并摧毁八路军的防线。
此时,龙书金的指挥部便面临着孤立无援的危险。幸好,大宗家村外的阎福楼村距离较远,日军暂时未能发现该地的八路军10连驻扎在此。阎福楼村的连长张宝珊果断决定带领10连的战士们前往大宗家村解围。
10连的战士们刚一到达大宗家村,便激起了村内八路军战士的士气。龙书金看到增援部队赶到,激动地对张宝珊说道:“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派两个排去压住敌人,打退那些从背后逼近的日军。”
然而,随着日军的进一步增援,战斗变得愈加激烈。此时,传来了一个令人痛心的噩耗——政委曾庆洪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得知这一消息后,龙书金痛不欲生,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了突围命令。然而,日军已经将大宗家村层层包围,突围之路异常艰难。
正在这时,战局突然出现转机。驻扎在赵玉枝村的温先星领导的1营成功突破日军的包围,迅速向大宗家村汇聚而来。双方的战斗形势发生了逆转,八路军开始反击,日军被夹在两股八路军力量之间,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然而,战斗依然惨烈,日军不断调兵遣将试图加强攻势。就在这时,安田大佐调集了一支骑兵部队,准备趁八路军混乱时发起致命一击。然而,正当骑兵准备冲锋时,温先星领导的1营及时赶到,打乱了日军的部署。
随着战斗逐渐进入高潮,安田大佐意识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于是命令旗语兵发出信号,希望调回步兵支援。然而,曾国华早已洞察了安田的动向,亲自指挥骑兵警卫连前往实施反击。
在曾国华的指挥下,侯家村的战士们也迅速加入了战斗,直冲日军骑兵阵地。日军骑兵阵线顿时乱作一团,遭到了猛烈的打击。在这一关键时刻,安田大佐目睹了自己精心布置的包围圈被打破,心急如焚,决定亲自指挥撤退。
然而,就在安田准备逃脱时,八路军的一颗手榴弹爆炸在他的脚下,致命的伤害让安田倒地不起。日军指挥官的死亡让八路军士气大增,战士们纷纷高喊口号,拼尽全力向敌人发起反击。
尽管八路军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但由于敌人众多且装备精良,村内的战斗仍持续到后期。随着日军逐渐逼近村落,八路军不得不在龙书金的指挥下,开始向村北撤退,寻找机会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