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要过好婚姻生活需要双方互相理解,出现矛盾要及时解决,夫妻双方更要相互信任……”

“谢谢法官和莫代表,挽救了我们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太谢谢你们了!”

日前,贵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自治县法院大河法庭办理一起离婚纠纷案时,承办法官认为夫妻闹离婚是冲动,便将法庭搬到当事人家中,邀县人大代表莫如来参与调解。莫如来凭群众工作经验打通双方心结,最终夫妻敞开心扉,和好如初。

把“调”向前延伸、将“力”汇聚一点、让“解”更快一步……从“单打独斗”变为“攥指成拳”,黔南法院系统高效化解纠纷,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法院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法院+人大代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联动聚力、经验共享,将人大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人民法院听民意、解民忧的“金钥匙”,立足“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前端排查、后端化解的一体化调解工作闭环,有效遏制辖区涉离婚等纠纷的增长势头,切实将大量纠纷调解在诉前、消弭于基层。今年1—7月,全州法院受理婚恋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1.08%。

为满足外出务工群众的日常法律咨询、诉讼、调解等需求,开展异地解纷,把多元化解婚恋矛盾纠纷服务延伸到省外,为务工群众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三都法院会同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挂牌成立驻江苏省常州家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设置家事纠纷调解专线,选聘5名驻常州农民企业家作为调解员开展线上调解工作,对调解不成需要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及时衔接引流至微法院在线平台办理登记立案、线上开庭、线上送达等诉讼程序事项,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人民群众提供智慧精准、多样化的诉讼服务。黔南法院系统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支撑,推进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做到基层解纷力量全覆盖,实现纠纷预警、分流、化解、调解、司法确认、进展跟踪、结果反馈、指导督办等全流程在线办理,节约解纷成本,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

在此基础上,黔南法院系统织密司法裁判“兜底网”,对经过网格员、联户长初次调解,综治中心二次调解未成功,但经研判仍有调解可能的案件,运用专业优势再次组织司法调解,调解不成的立即转立案依法作出裁判。2024年1—7月,全州法院诉前委派调解不成功,法院立案前再次调解和好的案件158件,诉中调解及撤诉2774件。

在多方协同合作方面,黔南州中院联合黔南州司法局、民政局、妇联建立《婚姻家庭辅导3+1服务协调工作机制》《婚姻家事纠纷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引入法律援助、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辅助等,进一步畅通协同解纷渠道,使婚恋家庭纠纷当事人充分感受到司法的关怀。

下一步,黔南法院系统将持续推动“人大代表+法院”多元共治工作,推进代表履职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强化业务指导、完善配套保障、加强沟通衔接等方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