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虹口区对标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建设要求,印发《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在北外滩区域内围绕“一核、一带、多点”布局,建设高质量法律服务生态圈。
2025年5月13日,象征“一核”的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枢纽在虹口区白玉兰广场的8楼正式落成揭牌。作为一江一河交汇处新增的“法治中枢”,这里将实现企业解纷“最多跑一地”。
ALL-IN-ONE的“法治中枢”
资源的集聚,实现解纷服务触手可及
在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内,有一处能饱览两岸美景的观景角,从这里向落地窗外眺望,湛蓝的天际线、波光粼粼的江面,以及两岸代表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尽收眼底。这里被称为一江一河交汇处的最美法治风景线,不仅是因为可以一饱眼福的美景,更是因为解纷资源在这里实现了“一键直达”“一梯直达”和“一域直达”。
在观景角的C位,摆放着一台定制的“公共法律服务智慧舱”,其中不仅嵌入了“解纷一件事”平台、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以及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等智慧仲裁服务平台的链接;还收录了虹口全区律师事务所、商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及其他法律服务机构的介绍,企业在这里可以一键获取包括法律咨询、申请调解、仲裁、诉讼、公证、司法鉴定等在内的“一站式”解纷服务。
如果说占据观景角C位的智慧舱通过数字技术将解纷资源整合至一个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指尖”上“一键直达”的便捷服务;那么坐落于白玉兰广场的服务港则是抢占了楼宇内“法治中枢”的C位,整合上下楼法律服务机构资源,为企业提供“足不出楼”“一梯直达”的高效服务。
“只看服务港实体空间这一处,占地仅约600平方米,所能容纳的场所空间非常有限。但从整幢楼宇来看,白玉兰广场聚集了虹口区5家综合型律师事务所,法治会客厅和演播室也在这里,通过发挥服务港的‘中枢’作用,可以调动起全楼的资源,真正实现解纷零距离。”虹口区司法局是服务港的重要建设单位,谈及服务港的选址初衷,相关负责人补充道,“在北外滩,楼宇园区就是法治社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朋友圈就是生态圈。这是北外滩的法治名片,也是我们想要在商事纠纷领域打造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品牌。”
事实上,在北外滩一些标志性楼宇内,已经实现了商事纠纷解决的上下联动和自给自足。
去年,坐落于北外滩来福士广场里的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和上海虹口正明金融商事调解中心联动解决了一桩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作为某银行的委托代理人,当银行的客户企业因暂缺资金无力归还欠款时,律师事务所并没有选择直接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而是寻找到了同楼内的商事调解组织合力解决。“该企业经营未显异常,且该笔欠款有相应的担保。相较于诉讼可能带来的资产查封,以调解达成新的还款协议对企业来说是‘更优解’。”上海虹口正明金融商事调解中心负责人李晓萌介绍。“一楼直达”的高效联动最终为这家企业争取到了一年延期还款的“喘息期”。
如今,随着服务港实体枢纽的正式启用,解纷的联动范围也从单一的一幢楼宇扩展至北外滩一整片区域,解纷模式也由原来的“一梯直达”升级成了“一域直达”。
立足“法治中枢”的定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中央厨房”式的区域配送撬动起北外滩4平方公里内的解纷力量,让解纷资源在北外滩楼宇间流动起来、共享起来。将法务区与商务区同构,用法治提升城区整体活力。服务港让企业“零距离”获得解纷服务、“零跑腿”化解纠纷成为了可能。
“商事调解+”多元解纷模式
理念的转变,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往企业之间发生商事纠纷,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仲裁和诉讼,而在北外滩,得益于商事调解组织的蓬勃发展,“商事调解+”的理念逐步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2024年12月,一场商事调解“和”计划签约仪式在北外滩举办,近50家企业代表签署“和”计划承诺书,承诺将优先选择调解方式化解商事纠纷。
让企业承诺调解优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北外滩又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在于用市场化思维“开路”。
作为由上海仲裁委员会和虹口区人民政府共同推动成立的首家商事调解组织,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算得上是用市场化思维“开路”的先行者。今年1月,运营满一年的它亮出了“周岁”成绩单:截至2025年1月10日,共接收调解案件440余件,涉案金额约9.2亿元,调解成功率达63.94%。这傲人成绩的背后是对商业和法律的双重熟悉。“我们拥有一批具有行业经验或商业背景的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商业思维和多元促进方式去解决纠纷。”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郭文利说,“去年,在某钢铁公司与某指数公司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中,我们首次将中立评估机制引入商事调解,邀请到了行业专家出具《专家意见报告》,为促进调解提供了技术和商业逻辑的支持。”
如果说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是通过与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的链接来开拓市场,那么由五家律师事务所发起成立的浦江经贸调解中心则是通过加入政府、高校等的共建平台,在实现业务增长的同时,赋能更多企业解纷。依托虹口区法院、区检察院、区知识产权局和区司法局推动成立的北外滩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该中心积极参与专利纠纷行政调解、侵权纠纷诉前调解和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半年不到已调处了100余件知识产权案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研究院和虹口区司法局携手打造的北外滩金融争议预防与解决一站式平台,该中心联合其他机构推出“信用修复+商事调解”线上金融纠纷解决一条龙方案,去年年底至今已为2家银行解决了32起金融借贷纠纷。此外,通过链接专门法院和仲裁机构,这家商事调解组织在海事海商、绿色低碳以及破产衍生诉讼等领域也找到了新的合作点。
“商事调解+”的理念在于整合各类解纷资源,帮助企业防范、化解商事风险。在北外滩,这一理念不仅助力了许多正常经营的企业健康发展,更让陷入经营危机、濒临破产的企业获得一线生机。
2024年5月,全国首家由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的困境企业服务再生平台——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在虹口区注册成立。同年9月,中心与上海破产法庭签署《关于企业庭外重组工作协作机制的备忘录》并正式开始受理重组项目。今年3月,以该备忘录为依托,全国首例庭外重组司法程序衔接项目落地。近日,该项目的重整方案也正式通过了法院的裁定批准。“我们将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助力更多企业以谈判和解的方式完成重组,推动各方共赢。”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理事长洪志华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将商事调解机制融入企业重组破产,助力困境企业“破茧”重生,北外滩正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赋予商事调解更为丰富的内涵。
涉外法律服务高地
跨境的联动,推动纠纷高效解决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旨在构建“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城市群、连线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际法律服务生态圈。
2024年3月,上海市虹口区司法局与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签订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共建战略协议,携手打造北外滩一体化城际法律联盟。“我们将深化沪港深三地联动,积极引入粤港澳大湾区在制度创新和规则衔接方面的相关经验,重点在涉港澳的跨境纠纷解决上寻求突破,将北外滩打造为香港和虹口(HONGKONG—HONGKOU)两地涉外法律服务联动的重要联结点。”在签约仪式上,虹口区司法局负责人这样说。
首先作出积极响应的是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去年入驻北外滩的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作为一家由总部直投直营的分所,从落户伊始,其便将联动粤港澳大湾区总所的资源作为本所的“立所之本”。
一家香港公司因在内地诉讼的需要,急需确认法定代表人权限及委托手续的合法性,身为委托代理人的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立即联系到了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港澳律师执业中心的香港律师,迅速为其办理了董事会决议及授权文件的律师公证,解决了该香港公司的燃眉之急。诸如此类沪港律师联动的场景在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已很平常。
“华商港澳律师执业中心拥有一支100余人的港澳籍律师队伍,我们通过加强沪港律师的联动合作,为跨境企业提供更为国际化的争议解决方案。”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吴波说。
如果说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是将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带到北外滩,那么作为虹口区首家获当地监管机构批准的香港分所,光大(香港)律师事务所则是将北外滩破产重组的特色品牌带到了香港。
就在不久前,该所协助上海某公司成功获得了香港高等法院对中国内地债务人破产程序的认可与协助。这是最高院和香港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序的会谈纪要》后,上海地区破产程序获得香港高等法院认可与协助的首案。
打通从北外滩到香港的跨境纠纷解决通道只是北外滩构建全球跨境争议解决服务网络的一项举措。去年至今,北外滩更是在跨境争议解决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和网点布局上频频发力。
2024年8月,《上海市涉外商事海事临时仲裁推进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至今,包括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内的3起临时仲裁案件已在北外滩开庭并作出裁决。
2024年4月和12月,首届虹口区律师国际仲裁全景式训练营和仲裁庭秘书(先行计划)培训项目在北外滩举办,国际仲裁专家亲临北外滩授课交流。
2024年9月,以“跨境联动,法护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北外滩律师行业管理与发展论坛举办。论坛上,虹口区海外法律服务网点地图正式对外发布。该地图收录了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北京天达共和(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众华律师事务所等11家律师事务所在46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外法律服务网点。
随着“北外滩企业出海服务中心”和“北外滩仲裁服务中心”在服务港启用仪式上的正式揭牌,以提供“专而精”“点对点”“一站式”的出海服务为目的的“北外滩企业出海服务中心”和以打造涉外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和临时仲裁优选地为目的的“北外滩仲裁服务中心”将成为北外滩构建全球跨境争议解决服务网络的重要支撑点,企业从北外滩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将迈得更稳健、更坚实。
一处“法治中枢”、一幢幢办公楼宇、一片商业区域,勾勒出北外滩城区的法治动线。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的法律服务在这里集成,商事纠纷领域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落地、涉外法治的最新实践在这里呈现。未来,以全要素、一站式、共享型的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为牵引,北外滩区域内的法治活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里也将向世界展现中国涉外法治建设的新形象。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