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还有平津战役被誉为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要知道,这三场大决战不仅规模大,同时影响也大,它的成败直接决定近代历史的走向。所以,负责三大战役指挥的人员,绝对是当时双方最优秀的军政干部。

在1948年九月,东北战场上,爆发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此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约120万,战役爆发的中心地区,锦州,辽西,沈阳,故此被称之为辽沈战役。



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最高指挥官肯定是伟大的毛主席。虽然,他没有亲自到第一前线指挥,但他对辽沈战役的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首战锦州,切断敌军的退路,对东北战场上的敌人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统筹全局,让华北战场上的解放军牵制傅作义,防止蒋介石让他进入东北作战。

当然了,在辽沈战役中,作为在第一前线指挥战斗的林总,罗荣桓,刘亚楼等人的贡献也很大,同时,他们三人也是辽沈战役的核心指挥官。

如果说:毛主席是辽沈战役的最高指挥官。那么,野战军司令员林总就是辽沈战役第一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所有的军事部署,战术指挥,都是由他负责。作为参谋长的刘亚楼在旁协助,被誉为是解放军历史上最佳参谋长。

在辽沈战役中负责政工工作的罗荣桓,则是总管主抓后勤,以及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



在他们三人的协同努力下,共同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彻底消灭东北战场上的敌人,解放东三省,为促进加快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场淮海战役,此战被誉为是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一场大决战,它的影响力超越了辽沈战役。

都知道,在辽沈战役爆发期间,东北战场上的野战军在人数上要优于敌人。而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投入了80万大军,其中包括最精锐的第七兵团,第二兵团,第12兵团。这三个兵团不仅作风强硬,同时装备又好,被誉为是机械化兵团。

参加淮海战役的解放军,不仅在装备上落后,同时在人数上也不占优势。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作为参战的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同心协力,共克敌军,先后消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彻底掌控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取得一场伟大的胜利。



淮海战役解放军阵营的核心指挥官粟裕(因为在淮海战役胜利后,毛主席说粟裕同志立第一功)。作为在三大战役中,统筹全局的毛主席,说粟裕同志立第一功。足以说明,粟裕在淮海战役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毕竟一些强劲的对手,都是由粟裕将军指挥华东野战军消灭的。

在淮海战役中,除了粟裕将军以外,还有中原野战军的邓政委,司令员刘伯承,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陈毅,以及政治部主任谭震林,他们都是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中的核心指挥官。

由刘邓二人领导的中原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消灭了黄维兵团。之后与华东野战军共同围歼杜聿明军事集团,为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同志,在淮海战役中同样有着很大的贡献,参与了重大战役的决策,是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的主心骨。

谭震林,还有华东军区的饶漱石,张云逸等人同样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组织动员百万群众,为大军运送粮食与弹药。



第三场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后爆发的一场大决战。

虽然,在平津战役中参战的人民军队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军为了争取傅作义的起义和平解放北平,在这过程中还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先是兵贵神速解放天津,然后消灭傅作义的嫡系部队第35军,再通过地下同志的争取下,北平王傅作义选择了起义道路。

要知道,守城名将傅作义在平津战役中麾下拥有50万大军,他最终能够选择起义,东北野战军的入关也是关键所在。毕竟在东北解放军入关后,傅作义在兵力数量上不占优势。

这样一来,平津战役我军的第一前线核心指挥官有华北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还有入关作战的林总,以及政委罗荣桓,他们三人都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