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发生的时候,张学良身处北平,但他依然能够遥控指挥整个东北军和东北局势。

在他的策划之下,不抵抗命令伴随着一封又一封的电报出现在了东北军各级将领的手中。

东北的局势也果如张学良要求的那样,东北军一枪不放,在一个月内相继把吉林、辽宁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可有一人拒绝执行张学良的愚蠢命令,坚持要用自己手中老旧的装备与日军决一死战,誓死保卫家园。

在一片投降声中,东北这片土地上打响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1枪。

张学良与其相比无论是民族贡献,还是民族气节,都相差甚远。

他就是被誉为真正的民族英雄,马占山。

1931年10月,马占山成了黑龙江的代主席。这个时候把他推到台前,显然是一场架在火上烤的死局。

辽宁与吉林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黑龙江被攻击也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马占山的手中也不是没有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但凡他要按照命令执行也没人会说他什么。



可偏偏马占山不是张学良,张学良更不懂马占山。他是一条汉子,铁铮铮的东北汉子,怎么可能看着自己的家被侵略者糟蹋。

马占山要反抗,要抗日,要坚决抵抗到底。

11月,日寇开始了劝降,日寇想马占山自己走出阵地投降,免得双方交火。一封又一封的劝降信送进了马占山的军营,但回应日本人的只有一声又一声的拒绝。

在江桥,马军已经摆好了阵势,只等日本侵略者到来。

马占山把手中能拿出来的力量全部集结到了一线,正规军、义勇军、民兵,零零总总部署了1.6万人。



手里的装备少的可怜、简陋的吓人:老套筒、汉阳造,甚至土炮,比比皆是。

至于日寇方面的飞机、坦克,马占山想都不敢想,但这些东北汉子还是在江桥阵地拓展开了。

11月4日,多门二郎率领的第二师团到达阵前。

张学良要求不抵抗,投降的东北军手中的机枪、坦克,甚至飞机全部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这次日军拿着缴获来的飞机、坦克开始进攻,江桥阵地打得异常惨烈,3万多日伪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马占山的1.6万人肯定不是对手。



战斗到第2天的时候,马占山只能被迫撤离,齐齐哈尔就这样日寇占领了。

虽然战斗失败了,但国内国际的舆论却因马占山的抵抗而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中国人不是软弱的,东北人不都是懦夫,全国各地都发来慰问电,各种物资也紧随而来。

一时之间,国人的抗日热情达到了顶点,马占山虽败犹荣。

俗话说得好远水解不了近渴,纵使国人的热情再高也难以解决马占山眼下遇到的困难。

日军派重兵把他包围了起来,开始苦口婆心的劝降,马占山手中攥着日军的劝降信久久不语。

手底下弟兄们的物资快要用完了,子弹所剩不多了,炮弹也只有30发了,再打下去那只能是徒劳。

马占山认为抗日还没有结果,与其白白送死,不如积蓄力量。

1932年2月,日军终于得到了马占山的回信。看了信的内容之后,让日本人十分高兴,马占山答应了日军的投降条件。

关东军司令立马作出安排,马占山依然是省主席,同时还要担任军政部部长。

他手中的武装力量也可以保留,日军也可以暂时不进入黑龙江。

当然,这不是日军有多善良,而是马占山强烈要求的结果。

双方都在打一个时间差,企图用时间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投降仪式上,日本人要求马占山在投降文字上文件上签字,但马占山以不识字、不会写为由拒绝签字。

这样的理由他足足用了17次,非签不可时也只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件上留下了自己的字迹。



马占山投日可不是真投,而是为了借日本人的手壮大自己的力量,保住地盘不是唯一的目标,想方设法为自己的3万部队配齐武器,补齐后勤才是真的。

马占山向日本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是日本必须为他和他的部队配发武器,5000支枪、200挺机枪、10万银元稳稳当当的送进了马占山的军营。

然后,马占山又把自己的亲信全部安插到黑龙江伪军队伍当中,通过亲信控制住了整个伪军。

之后,又把持黑龙江税务系统,就地征收的税款全部扣留,用在自己身上。

日寇要发什么东西或者要运输什么,马占山总是想方设法扣一部分、偷一部分。



这些武器弹药以及后勤补给,全部被马占山妥善安置到了黑河的武器库里。

时间到4月1日的时候,马占山借着视察边防的理由,带着自己的200亲信队伍走出了日军的控制范围。

一头扎进了黑河的武器库,他的部队早已按他的命令在这里集合。

现下,弟兄们的装备焕然一新,从冬装到夏装一应俱全,吃的喝的全都有了。

4月4日,马占山发表了反正宣言,继续抗战。



国人都被马占山这一手惊的赞叹不已,当初打他骂他、烧毁他画像的人纷纷表示马占山不仅爱国者,还是一个机智的爱国将领,就连教员都对他赞许不断。

这份民族气节是张学良拍马也赶不上的,实在想不通为何张学良的名气能在马占山之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