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上级任命杨成武为代总参谋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总参第二位代总长。
我们知道解放后,徐向前为总参谋长,因身体原因由第一副总长聂荣臻代理。1954年以后粟裕、黄克诚、罗瑞卿为总长。
上级没有直接任命杨成武为总长,而是前面加一个代字,学问很深。
从过去情况来说,总参谋长不是元帅担任,就是大将担任,无论资历、能力、战绩都无可挑剔。如今改为上将担任,论资历、战绩等杨成武虽然都不错,可同级将领中也有资历高于他,战绩不输他的,如许世友、杨得志、杨勇、黄永胜等等。更何况还有几位大将也在职,许光达、肖劲光等。
担任总长一职,不仅要有资历、战绩,能力,要压住场面,也要服众。如果直接任命总长,其他将领有没有意见呢?这一点不得不考虑。
加一个代字就不一样,按照总参排序,历来都是第一副职接替。徐向前担任总长时,第一副总长聂老总代理,聂老总不担任后,粟裕为第二副总长接替。当粟裕担任总长后,黄克诚成为第一副总长,粟裕离开后,黄克诚担任。
1959年,新一届军委班子成立,情况特殊,才没有从总参直接提拔。罗瑞卿担任总长时,杨成武为第一副总长。从能力以及对总参情况的了解,都可胜任。名义上是代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担任总长也是时间问题。如果胜任不了,或者意见突出,也可以由其他人担任。一个代字可进可退。
杨成武担任代总长兼军委副秘书长,与军委副秘书长兼总政部主任萧华,一起协助新任命的军委秘书长叶帅工作,组成三人领导小组。
与杨成武很熟悉的李天焕,对这位过去的老首长,老搭档很尊重,称呼向来不加代字。
李天焕是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长期在机关工作。解放战争时,担任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杨成武担任司令。
1948年,上级让华北军区成立3兵团,杨成武担任司令,李井泉担任政委,李天焕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井泉是“临时”政委,随着远征绥远结束,李井泉回到晋绥军区工作。上级任命李天焕为政委。
解放后,李天焕担任公安部队副政委,1957年公安军撤销后,担任武装警察部队第二政委。1966年担任新成立的二炮政委。
1967年,军委成立办事组后,杨成武推荐李天焕进办事组。办事组是什么机构?是负责出来军委日常工作的机构,也是军队的中枢。1968年,李天焕也离开岗位,七十年代情况落实后,没有重返一线,而是休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