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遭到了错误的批判,还给安上了个人主义的帽子,而三野的一些干部也被要求发言,只是众人觉得粟裕是自己的首长,哪有去说自己首长的坏话呢?然而这些干部如果不发言的话,那么他们就会遭到批判,这可真的让人为难。不过也有一位师政委却在之后回忆说,粟裕曾经可是二让司令,根本就没有什么个人主义,也不是什么野心家,这都是不符合事实的,后来粟裕被平反,这个师政委可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这个人就是傅奎清,那么他同粟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傅奎清来自湖北,在1937年的时候加入红军部队,第二年就成为共产党员,而且还是新四军的干部。1946年,粟裕指挥得七战七捷中就有傅奎清的身影,在这场战役中,他也领会了粟裕那超高的军事能力,对粟裕是非常佩服的。1947年,傅奎清在华野的七纵任职,并且之后的淮海战役他也参加了。
1949年,傅奎清就被安排在了红25军中党当团政委。1952年,傅奎清跟着部队来到了朝鲜战争,在战场上他被弹片击伤了头部,鲜血止不住的流出,后来被紧急送到了医院。虽然医生全力抢救让傅奎清保住性命,可是头部的弹片却没有取出来。
其实傅奎清的这一点的遭遇同粟裕的差不多,粟裕的头里也残留着弹片,也就是在他去世的时候才取出弹片。1953年,傅奎清成为69师的政委。1958年,他就用这个身份参加了那场会议。也许不少人会疑惑,军委扩大会议怎么能够扩大到师政委呢?要不要这么夸张呢?在会议开始之前,对粟裕的批判不怎么大,并且力度也不怎么够,所以才将会议给扩大了,也就是要求每个师的首长都被要求来参加这个会议。
最终军委扩大会议由最初的300人变为了1400多人的会议,傅奎清当时在69师担任政委,所以他也就在参加会议的范围内。傅奎清在部队里的职务并不高,平时也很难接触到粟裕,所以他们俩人也不是太熟悉,可是傅奎清是有良知的,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去批判自己的老首长,最后他也就遭到了批评。
1969年,傅奎清成为军政委,珍宝岛保卫战他也参加了。1975年,傅奎清成为沈阳军区的副政委。1980年,他成为了福州的军区政委,而福州军区的司令就是杨成武。而傅奎清能够同杨成武搭档,也让他感到非常的幸运,因为从杨成武这里他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在1985年的时候,邓公提出了裁军百万的策略,当时福州军区也在裁掉的范围内,只不过傅奎清的政委职务却给保留了下来,之后在这个军区合并到南京军区,他就成为了这个军区的政委,而与他搭档的就是向守志。
1988年在恢复军衔制度后,傅奎清就成为了中将,这也让他在南京军区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在南京军区中有不少粟裕曾经的部下,他们对老首长曾经的遭遇都深表同情,想要为老首长平反,所以他们就联名给总政部写信,还将材料上报给了军区的首长。
由于材料送到了傅奎清这里,他对报告进行了审核,对于里面的内容也给予了肯定,说这些都是四野还有华东军区老战士们的希望,另外他也将自己的心愿给表达出来,并且他主动给总政部的主任写信,说他是支持这些老干部的意见,也同样为粟裕平反。没多久总政部就给出了回应,对粟裕的问题进行重新彻查,而傅奎清与其他人一起撰写了关于粟裕的文章,并且用刘华清与张震的名义来发表,而这也就加快了粟裕平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