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彬县,农民晁某和媳妇发生争吵,他挨了一巴掌,很没面子。一怒之下,跑出家门,躲在“古城墙”下抠土。抠着抠着,1个“绿茶壶”竟然冒了出来。瞧着四下无人,他着急地把衣服一脱,裹着茶壶,抱着就跑了……

风从他耳边呼啸而过,他只觉得自己的胸腔被人拿着大手狠狠的捏着,妻子提着扫把打自己的时候,他都没有跑这么快过。

等回到家,他猛的将大门关上,厚重的门锁砸在门上传来一阵沉闷的响声。

这响声惊动了妻子,妻子立刻气呼呼的拿着擀面杖就跑出来了,老晁看着妻子双手叉腰的样子,也不觉得害怕了,对着笑脸就迎了上去。

没想到,妻子举起擀面杖,到他背上不由分说的打了下去,一边打还一边说着:“你真是长出息了,出去跑一圈回来还敢砸门了,要是咱家这大门有个好歹,看我不把你的腿打折。”



老晁眼看着妻子越大越来劲,他一边跳着一边说:“哎哟,媳妇,我有要紧的事情要和你说。”

妻子却没把他这话当回事,大叫着:“你?三天憋不出来一个好屁,能有什么事情。”

眼看着妻子并不相信自己的话,他只能压低声音说着:“我捡到了一个宝贝,你要是再打,我可就把宝贝扔了。”

一听宝贝,妻子将信将疑的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怒目圆睁的看着他说:“真有宝贝?拿出来看看。”

老晁捂紧了自己的怀中的东西说:“哎哟我的小祖宗,你可小点声,别让人听见了,走,咱们回屋说。”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低矮土墙,邻居家地势高一点,站在院中就能看到他们家院子,所以,老晁不敢声张。

等回到屋之后,老晁将东西拿了出来,要是不仔细看,可能会将其当做土疙瘩。



妻子抱胸凝着眉问:“这看着也不像是宝贝呀,你在哪捡的这东西?”

老晁这下把自己蹲在城墙下扣土墙的事情说了出来,妻子对他的行为十分鄙夷,但她也拿不准,城墙下兴许有好东西。

于是,她便吩咐丈夫将东西洗一下再观察,等洗好之后,两个脑袋凑到煤油灯下,盯着这小水壶看来看去。

东西是绿色的,看起来成色就是老物件,上面还带有一些花纹,浮雕的凤凰。

“别说,这东西做工还不错嘞,在古代肯定是大户人家用的,你看看这图纹刻的,还有朵花,看着跟真的一样。”

妻子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花纹没有什么感触,只是不屑的说:“有什么用?好看能当饭吃?还以为是个宝贝,你看看,这东西没有一点进水的地方,底下还是漏的,连水都装不了,中看不中用。”

老晁一看,还真是,于是,便悻悻的将东西随意放起来了,慢慢的,一家人就这东西抛到脑后了。

直到一二十年之后,妻弟来到家中做客,妻弟很有本事,考上大学还当上了老师,在聊天中无意发现了这个小水壶,观察片刻后赞不绝口。

老晁见他喜欢,当下就决定将东西送给他,也算是物有所用,妻弟高兴的将东西带走,拿到大学历史系的老师面前。



大家看到这水壶之后,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老师们也饶有兴致的翻阅古籍,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东西,原来是五代时期的东西。

后来考古专家也来了,仔细鉴定之后,欢欣鼓舞的说:“天呐,这可是贡品中的孤品呀。”

原来,这东西叫做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底部的孔正是进水口,水灌满之后,再由壶嘴流出,整个过程,水是不会漏的,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惊叹。

这消息很快传到了老晁的耳中,他高兴的说:“太好了,它果真是个宝贝,那我就将它捐给国家吧。”

之后,他也拿到了一千的奖励,妻子高兴的合不拢嘴。

而这东西,自然也成了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参考资料:

《陕西文物与考古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