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志高呐!你真要娶秀兰?”王大爷抽着旱烟,“那胎记盖不住,听说像朵黑云,占了她大半张脸啊。”
我紧握手里的竹条,没有回答。
"媒婆连赵家门都不敢再进,你却偏要往难处走。"王大爷叹了口气,"真不怕生个脸上有紫斑的孩子?"
外面,雨后的田地散发着湿润的气味,就像我心里说不清的感情。
01
那是一九八零年春天,连绵的春雨淋湿了整个村庄。
我们村的泥土路变得泥泞不堪,村民出行都要小心翼翼。
我家是村里出了名的穷,父亲在我十岁那年因病去世,留下我和母亲相依为命。
三月的一个雨夜,母亲突然高烧不退,整夜咳嗽,我惊恐地发现她咳出的痰中带着血丝。
这情形我再熟悉不过,父亲就是这样一天天被病魔折磨至死的。
"娘,我去镇上请大夫!"我着急地说道。
"傻孩子,"母亲虚弱地拉住我的手,"雨这么大,路又难走,你去了也赶不及。再说,家里哪有钱请大夫啊?"
看着母亲苍白的脸,我心如刀绞。
我二十岁了,跟着村里的老木匠学了几年手艺,却还是养不活一个家。
"我听说赵队长的大闺女,就是教书的那个,懂一些医术。"我思索着说。
母亲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那姑娘是个好人,就是脸上……"
"娘,您别管那么多了,我这就去请她来看看!"
顶着大雨,我朝赵家走去。
路上遇到了王大爷,他是村里的长者,对我家一直很照顾。
"陈志高,这么大雨你去哪啊?"
"王大爷,我娘病得厉害,我想去请赵秀兰来看看。"
王大爷脸色变了变,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口气:"那姑娘心地是好,就是……算了,你娘的事要紧。"
赵家是村里少有的大户人家。
赵树根是我们生产队的队长,家里有五个女儿。我紧张地敲响了他家的门。
开门的是赵秀兰,那一刻,尽管我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她脸上那块覆盖了左半边脸的紫灰色胎记。
传闻说这是胎里带来的,从出生就有。
也正因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赵家大闺女至今无人问津。
"志高,这么晚有事吗?"她声音温柔,目光平静地与我对视,似乎习惯了别人的打量。
"秀兰姐,我娘病得厉害,高烧不退还咳血,我听说你懂医术,能不能请你去看看?"我急切地说。
她没有丝毫犹豫,点点头:"等我拿些药材。"
赵秀兰回村后在小学教书,同时自学了不少医术,村里有了头疼脑热的,不少人都偷偷去找她看病。
只是因为她那胎记的缘故,村里人对她总是敬而远之,似乎那胎记会传染一般。
雨中,我打着从她家借来的油纸伞,和秀兰一起回家。
路途中,秀兰问了我母亲的症状。
"听起来像是肺热病,我带了一些清肺化痰的草药,应该能帮上忙。"她的声音镇定自信,让我心安不少。
当我们回到家,母亲看到秀兰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平静下来。
"赵姑娘,麻烦你了。"母亲虚弱地说。
秀兰微笑着走到母亲床前,熟练地诊脉,然后取出带来的草药,在我家简陋的灶台上煎煮起来。药汁的苦涩气味很快弥漫了整个屋子。
"陈阿姨,这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方子,连喝三天,应该会见好。"秀兰将煎好的药端到母亲床前。
母亲喝完药后,秀兰又教我如何照顾病人,细致地叮嘱了饮食和注意事项。
临走前,她留下了几包备用的草药。
"明天我再来看看,如果有什么变化,随时来学校找我。"她平静地说道。
我送她到门口,雨已经小了许多。
月光透过云层,在她半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一刻,我第一次注意到,她的眼睛很美,像是盛满了星光。
"谢谢你,秀兰。"我由衷地说。
她笑了笑,那笑容明亮得让我忘了她脸上的胎记:"不必客气,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02
母亲的病情在秀兰的精心照料下渐渐好转。
每天晚上放学后,她都会来我家看望,询问病情,调整药方。十天后,母亲的咳嗽基本止住了,人也精神多了。
"赵姑娘真是我们陈家的恩人啊。"母亲感激地说,"志高,你得好好谢谢人家。"
"娘,我正有此意。"我笑着回答。
这些天来,我对秀兰的了解越来越多。
她二十二岁,比我大两岁,在镇上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村教书。除了教书,她还自学医术,用仅有的工资买医书和草药。
村里人因为她的胎记,常常对她敬而远之,孩子们背地里甚至叫她"紫脸老师"。对此,她总是一笑置之,但我能看出她眼中的落寞。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送她一份特别的礼物。
我用从师傅那里偷学的技艺,精心雕刻了一个木质药盒。
盒子是用村边那棵百年老槐树掉落的一截树枝做的,上面雕刻了各种草药的图案。我花了整整三个晚上才完成这个礼物。
春天的一个午后,我拿着药盒来到村小学。
孩子们刚刚放学,三三两两地走出校门。看到我手里拿着东西站在校门口,一些调皮的孩子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看,是陈木匠家的儿子!"
"他该不会是来找紫脸老师的吧?"
"哈哈,不会是他娘又病了吧?"
我没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径直走进教室。
秀兰正在收拾讲台上的书本,见我来了,露出惊讶的神色。
"志高,有什么事吗?你娘的病又犯了?"
我摇摇头:"我娘好多了,多亏了你。我是特意来谢谢你的。"
说着,我将精心雕刻的药盒递给她。
秀兰接过药盒,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她细细抚摸着盒子上的雕刻,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色。
"这……这真是太精美了!这些草药的图案,连叶脉都雕刻得这么清晰……"她赞叹道,"这一定花了你不少时间吧?"
"不算什么,"我有些羞涩地挠挠头,"比起你救了我娘的命,这份礼物太轻了。"
秀兰小心翼翼地打开药盒,里面有许多小格子,正好可以分类存放各种草药。
"这真是太实用了!谢谢你,志高。"她真诚地说。
那一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我发现自己早已不在意她脸上的胎记。
在我眼中,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我的心。
从那天起,我常常去学校找秀兰。
有时帮她修理破旧的课桌椅,有时陪她一起采集山上的草药。
每当看到她认真教学的样子,或是为村民诊病时专注的神情,我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攫住。
春季插秧时节,全村人都下田劳作。
秀兰也不例外,她在学校教书之余,还要回家帮忙。
一天,我和她在同一块田里插秧,看着她额头上的汗水,我忍不住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帕递给她。
"擦擦汗吧,别中暑了。"
秀兰感激地接过手帕,却犹豫着只擦了额头,小心翼翼地避开脸上的胎记。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遮遮掩掩的?"我脱口而出。
她愣了一下,低下头:"我知道我的脸……大家看了会不舒服。"
"谁说的?"我有些生气,"在我眼里,你比村里任何姑娘都好看!"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插秧的妇女都惊讶地看着我们。
秀兰的脸一下子红了,连耳根都泛起了粉色。
"你……你别胡说。"她低声说,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03
那天之后,秀兰看我的眼神明显不同了。
村里的闲言碎语也渐渐多了起来,有人说陈木匠家的儿子居然看上了赵队长家那个有胎记的大闺女,还说我肯定是被下了蛊。
这些话传到了赵家的耳朵里。
一天傍晚,我在村口遇到了秀兰的二妹赵秀珍。
秀珍长得标致,是村里有名的美人,已经定了亲,未婚夫是镇上供销社的会计。
"陈志高,"秀珍拦住我的去路,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听说你对我姐有意思?"
我坦然地点点头:"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秀珍笑了:"你是眼睛有问题,还是脑子有问题?我姐那张脸,你也下得了口?"
我握紧了拳头,强压住怒气:
"秀兰姐不仅人长得好,心地也善良,懂医术又有学问。像她这样的姑娘,放眼全村都找不出第二个。"
"哟,说得这么好听,"秀珍冷笑道,"那你有胆子上我家提亲吗?"
"当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已经请王大爷帮我说媒了。"
秀珍一下子愣住了,显然没想到我这么认真。
她上下打量我一番,轻蔑地说:"就你?陈木匠的儿子,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想娶我姐?做梦去吧!"
说完,她扭头就走。
我站在原地,心中既有愤怒,也有坚定。
是的,我穷,但我有手艺,有力气,更有一颗爱秀兰的心。
这些,足够了。
第二天是赶集日,我特意到街上买了两尺红布,准备做一对鸳鸯枕,这是我们这儿的风俗,定亲前要先送定情信物。
买完布,我正要回村,突然听到几个孩子的嬉笑声。
"紫脸老师来啦!快躲起来,别被她看见,会倒霉的!"
"听说她会巫术,才会那副样子!"
我循声望去,只见秀兰抱着一摞作业本,低着头快步走着,几个孩子躲在路边指指点点。
看到她委屈而又无奈的样子,我心疼极了,大步走了过去。
"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再敢胡说八道,小心我去告诉你们的爹娘!"我厉声喝道。
孩子们见我发火,吓得四散而逃。
秀兰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
"志高,你不必为我这样……"她轻声说道。
我接过她手中的作业本:"这些孩子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
我们一起走在回村的路上,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秀兰,"我鼓足勇气,"我昨天遇到了你二妹。我想,你家可能很快就会知道我的心意了。"
秀兰停下脚步,惊讶地看着我:"你是认真的?"
"当然。"我从怀中掏出那两尺红布,"我已经请王大爷做媒了,明天他就会去你家提亲。"
秀兰看着那红布,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志高,你知道我的情况……我爹不会同意的。"
"不试怎么知道?"我坚定地说,"秀兰,我认定你了。"
她抬头看我,眼中复杂的情感让我心疼。她轻轻摇头:"我不能连累你。"
"这不是连累,"我握住她的手,"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幸福。"
王大爷果然去赵家提亲。
不出所料,赵树根当场拒绝了。
王大爷回来后,脸色凝重地告诉我提亲的经过。
"志高啊,赵队长说你家太穷,又没有男丁传宗接代,不是理想的女婿人选。"王大爷叹了口气,"我看得出来,他心里更在意的是你们家的条件。"
我苦笑一声:"我知道我家穷,但我有手艺,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能让秀兰过上好日子。"
"我相信你,孩子。"王大爷拍拍我的肩膀,"可赵队长不这么想。你要知道,他家有五个女儿,对大女儿的婚事多少有些补偿心理。"
我沉默了。
是啊,村里人都知道赵家对秀兰心存愧疚,因为她那张脸,耽误了婚事。
若是能找个条件好的人家,也算是弥补她的不幸。
可我,一个穷木匠的儿子,怎么能让赵队长满意?
"大爷,我不会放弃的。"我坚定地说。
王大爷叹了口气:"随你吧,年轻人。只是别太冲动,慢慢来。"
04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的闲言碎语更多了。
每当听到那些话,我只是默默忍受,不做辩解。
一天,我在村口遇到了秀兰,她看起来很憔悴。
"志高,对不起。"她低声说,"因为我,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我摇摇头:"不是你的错。你还好吗?家里为难你了?"
她苦笑一声:"我爹说,让我别做梦了,像我这样的人,能嫁出去就是祖上积德。"
听到这话,我心疼极了。
秀兰这么好的人,凭什么要承受这些?
"秀兰,你相信我吗?"我认真地问。
她点点头:"相信。"
"那就等我。"我握住她的手,"我会让所有人看到,你值得最好的幸福。"
她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但很快又暗了下去:"志高,我不想连累你。也许,我们真的不合适。"
"别说这种话,"我紧紧握住她的手,"我认定你了,不会改变。"
那天之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白天跟着师傅学木工,晚上自己练习雕刻。
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陈志高虽然出身贫寒,但绝不比任何人差。
一个多月后,我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赵家的水井出了问题,需要修缮。村里人说这是个苦差事,没人愿意接手。我二话不说,主动请缨。
赵树根看着我,眼中充满怀疑:"你行吗?"
"我行。"我自信地说,"我不要钱,只要能用你家的饭就行。"
赵树根思考了一会儿,点点头:"那好,你试试吧。"
我花了三天时间,将赵家的老井修好。
工作期间,我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的手艺和勤劳。赵树根看在眼里,渐渐对我有了新的认识。
第三天晚上,工作结束,赵树根留我吃饭。
饭桌上,除了赵树根夫妇,还有秀兰和她的二妹秀珍。
气氛有些尴尬,秀珍一直带着嘲讽的笑看着我。
"陈志高,听说你还会雕刻?"赵树根边吃边问。
我点点头:"略懂一二。"
"别谦虚了,"秀兰轻声说,"志高雕的药盒可漂亮了,连草药的叶脉都刻得清清楚楚。"
她的话让赵树根有些惊讶,但秀珍却冷笑一声:
"雕得再好,也只是个木匠罢了。姐,你的脸虽然不好看,但也不至于嫁给一个穷木匠吧?"
"秀珍!"赵树根厉声喝道,"不得无礼!"
秀兰低下头,不说话了。我心中怒火中烧,但为了秀兰,我强忍着没有发作。
"赵队长,"我放下碗筷,"我知道我条件不好,但我保证,我会用我的双手,给秀兰创造幸福的生活。"
赵树根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志高,你是个好孩子,但婚姻大事,不是光靠勤劳就行的。说吧!你看上我赵家什么了?
“叔,我没看上赵家什么,我是看上了秀兰这人"
赵秀珍突然在一旁冷笑:“就是看上了我姐那脸呗,村里谁不晓得。”
“秀珍!”赵母训斥着。
“娘,我没瞎说,我姐这样,”她指着赵秀兰的胎记,“除了陈志高,谁还会要?”
找秀兰的脸刷一下白了,手一抖,筷子掉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