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亭镇常住人口超过17.16万,具有商业体密集、流动人口多、租赁关系复杂的区域特性,让邻里纠纷、劳资矛盾、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烦心事?近年来,九亭镇积极探索“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配套建立“分级预警、分层响应”工作体系,构建起从矛盾发现、分析研判到化解回访的全流程闭环,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专业力量,精准化解纠纷
“以前碰到这种事,我们可能只能去信访或者打官司,现在政府把相关部门都聚到一起,一次性说清政策、讲透法律,我们心里敞亮多了。”上海铼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3名员工反映被拖欠4个月工资共计约400万元。镇平安办了解到情况后协调司法所、派出所、社保中心、区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在镇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协调中心召开协调会。在耐心听员工们倾诉诉求,疏导他们焦虑的情绪的同时,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摆事实、讲法律,给他们指明维权的途径。经过多次沟通,员工们最后决定通过劳动仲裁依法维权,大家对这种“一站式”解纷模式表示认可。
通过专业赋能的方式,让复杂矛盾化解更有条理。2024年,全镇通过这个机制成功化解各类纠纷86起,其中涉法涉诉矛盾和信访投诉量明显下降。
社区的“第一道防线”,守护家门口的安宁
基层治理的关键就在社区,九亭镇成立27个社区调解委员会,就像分布在各个小区的“神经末梢”,处理着社区的各类事情。据了解,这些由专职调解员、网格长、楼组长组成的“草根调解队”,推行着“24小时上门了解、48小时组织协商、7日内跟进回访”的“三步工作法”。不管是楼上漏水引发的邻里争执,还是宠物扰民,他们总能第一时间赶到,解开大家的心结,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社区”。
前不久,嘉禾阳光城门口的新客来快餐店由于排污不规范,导致店门口窨井盖油污外溢,骑电动车经过的陈女士经过时不慎滑倒,造成身体挫伤。陈女士与快餐店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随后经嘉禾居委会搭建平台,社区民警参与,双方面对面友好协商。快餐店负责人及时协调第三方清理油污,并赔偿伤者1000元医疗费。陈女士说:“多亏了居委会的参与调解,保障了我的权益之外,还消除了一个大的隐患。”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九亭家园二期居委会于日前开展一起空调外机噪音扰民邻里纠纷协调会,依托社区搭建平台,调解员及社区民警给双方当事人普法释理,双方握手言和并妥善处理。
从“化解一件事”到“管好一类事”
源头治理显成效
九亭镇自2022年10月起建立了矛盾纠纷数据库,分析发现物业纠纷占比32%、劳资争议占比21%等高频问题。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治理”,九亭镇推动出台《物业服务质量监管办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等政策,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发生。镇司法所定期组织“调解大讲堂”,带动更多“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加入基层治理,形成了“群众帮群众”的自治氛围。
下一步,九亭镇将推进“智慧调解”平台建设,打通12345热线、网格巡查、居民上报等数据渠道,让矛盾预警更精准、处置更高效,同时把调解服务延伸得更广。
供稿:九亭镇分中心
编辑:沈莉娜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