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11月24日,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正式发行,第一批印刷出来的1250册在当天就销售一空。



△达尔文在此书出版前不久的照片

《物种起源》1859 年版的扉页

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不仅引发了欧洲的巨大风暴,还在四十年后撬动了古老中国沉寂的思想,甚至百余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不可不读的人类经典。





北大社科学元典丛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舒德干教授领衔翻译,有《物种起源》彩图珍藏版、青春版、学生版,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1809年2月12日,查尔斯·达尔文悄然降生,与许多科学天才不同,年少时的达尔文成绩平庸,甚至被父亲批评为“不务正业”,但他却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对大自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他喜欢收集标本,认真观察并思考现象背后的机理,甚至因沉思过于专注而跌落城墙。

他梦想环游世界,并在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开始了一场为期五年的环球航行。这次旅程不仅实现了他的少年梦想,也根本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思想方向,使他逐渐脱离神学信仰。


爱伦·夏普里斯《达尔文和妹妹艾米丽》(1816)。

在达尔文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有两次重要的转折。1837年,鸟类学家古尔德指出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群岛采回的众多嘲鸫标本中,不同岛的标本差异很大,促使达尔文开始怀疑物种不变论,并开始搜集证据。

次年,他阅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由此明确了“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的思想核心。经过多年的反复思考和整理,1842年,他首次撰写了自然选择学说的概要,到1844年扩充成完整理论。但直到1859年,《物种起源》才正式面世,这期间,达尔文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不断的完善。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

《物种起源》诞生的背后,是对历史上进化思想财富的继承与精炼,以及自身丰富的科学实践积累,当然也离不开达尔文本人的科学灵感。

达尔文不仅参与了贝格尔号环球旅行,积累了大量物种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更通过长期的人工培植和家养动物人工饲养积累了丰富经验。《物种起源》第三版引言中,他坦诚提到前人贡献,尤其指出早有他人提出物种可变性和自然选择概念,而自己最大的独创性贡献则是“生命之树”这一“万物同源”的猜想。


达尔文对进化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种可变,自然选择,“生命之树”猜想。前两点已经被各种教材和评论文章反复陈述,而最后一点却常被人们忽略。

进化论的发展,不始于也不会止步于达尔文。19世纪初,拉马克最早提出了科学意义上的进化思想,却因时代的局限和对手的攻击而未受重视。直到达尔文的学说成功后,他的贡献才被重新认可。


拉马克(1744-1829),第一个以科学方式提出进化论的学者,因为神创论的巨大压力以及进化事实不足、“获得性遗传”假说长期未被认可。

同时代的孟德尔创立了遗传学基础。在达尔文时代,人们对遗传的本质几乎一无所知。人们所观察到的子代,常表现出父母双亲的中间性状。于是“融合遗传”假说应运而生。而达尔文附和“融合遗传”假说,与遗传学真谛失之交臂,实乃人生事业的天大憾事。


格雷戈尔·孟德尔(1822-1884),直至1900年他的遗传学成果才被科学界“重新”发现,并被概括为“孟德尔定律”。

20世纪的现代综合进化论进一步融合了遗传学、系统分类学和古生物学,形成了“现代达尔文主义”,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学事实统一起来。自1960年代末起,进化生物学逐渐转向以实证为核心的科学范式,开始探索分子水平、群体水平甚至物种水平上更为复杂的进化机制。今天,人类对生命及其进化的理解,或许仍处于初步阶段,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更深刻的科学命题。


早在1882年去世之前,达尔文便被公认是那个世纪最伟大的一位科学家。直至今日,人们不仅更加认识到他的伟大,而且还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他在生命科学上的研究方法及其成就的深远意义仍远未为人们所全面认识。

《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随着这本巨著的影响,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譬如那漫长的贝格尔号环球旅行,后来又从喧嚣的伦敦隐居到乡村,以及他被缠绵不断的疾病锁困扰,曾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们说起。


1862年,达尔文开始留胡子,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达尔文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尽管有些方面还令人费解。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走过珊瑚礁时,便能正确地解释它的形成机理;也是他能花费艰巨细致的劳动去揭示藤壶极其复杂的内部构造。

他曾为兰花精美的构造拍案叫绝;他也曾着迷于家鸽形形色色变种的配育;他还对蚯蚓缓慢而持续不断的活动效应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此外,他还曾试图从整体上去探寻生命的真谛和演进。所有这些工作,其起点都可以追溯到《物种起源》。


达尔文曾说过:“我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我的科学著作。”阅读达尔文,不妨从这些书开始。


你读过《物种起源》这本经典吗?

在留言区聊一聊你的读书故事吧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这本

由中科院院士领衔翻译的经典

丰富彩插、详尽解读,

助你经典重读,常读常新

公号粉丝限量专享

扫码领券后折合5折优惠

阅读科学元典,与最伟大的头脑对话

扫码进群,更多福利

-End-

观点资料来源:《物种起源》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读懂生命诞生与演化的底层逻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