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翻开美国的历史,不难发现,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一直都是他国的主要目标之一。

所以从英国、到苏联再到日本,美国一直在持之以恒地做着这件事,自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把目光转向了正在发展的我国。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遏制我国异常的简单,于是美国也就想到另一个计谋,既然干不掉,那不如再造出一个“中国”。

他们看上了我国的两个邻国,是哪两个呢?他们的计划会成功吗?

亚洲马歇尔计划

随着90年代开始,东方大国冉冉升起。

看着中国的发展势头就越来越猛,美国也将目光转向了我国,想用以往的经验来遏制我国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威胁到他霸主的地位。



可是和苏联不一样的是,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一路走来都是比较稳健,再加上数千年发展的智慧积累,美国以往的办法在我国的身上起到作用。

所以老美又生一计,也就是亚洲版的马歇尔计划。

这个马歇尔计划其实最早是美国用在欧洲的,这一计划还要回溯到二战之后。

二战期间,因为美国的地理优势,所以在战争中它受到的损失并不大,再加上它的武器先进,靠着卖武器迅速积累了不少资本。

而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国家的建设和经济可以说都被战争摧残得一塌糊涂。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马歇尔在1947年提出对欧洲的建设进行支持,比如德国、法国等等。

而美国的总统杜鲁门听后,也是十分地积极,拿出了1300个亿支持西欧建设,有了钱之后当然建设就要顺利的很多了。

于是这些西欧国家迅速恢复了以往的繁华,可是这是有代价的,俗话说:拿人手短。

欧洲众多国家被美国帮助了这么多,也就彻底成为了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不仅要接受美国在军事上的入驻,就连外交队形都要和美国一致。



所以美国借助自己在欧洲的势力牵头成立了北约,随着北约的东扩,苏联的生存空间也被挤压,这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

所以,美国也就想要将这一办法直接搬到亚洲,对我国如法炮制,他选定的国家是哪里呢?

选定的替身国家

其实,目前来看美国在亚洲的势力一直在扩张,除了之前的菲律宾与日韩。

之后美国又尽全力在亚洲打造两个可以替代我国的国家,让他们成为制造业大国,这两个国家就是印度和越南。

选择印度,美国正是看到了他和我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口众多。



人口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庞大,进而生产成本低,产量也大,这就是印度最大的优势,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印度的地缘优势。

他可以控制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的通道,这也就为运输货物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为了响应美国的号召,印度总理莫迪在2014年就推出了“印度制造”的战略,且目标到2022年要将制造业的GDP比重提升至至少25%。



那么美国为何会选择越南作为第二个替代我国的国家呢?

其实他们看中的是越南的地理优势,首先越南和我国相邻,可以和菲律宾一起在南海问题上成为美国的小弟。

第二就是越南的地理位置运输货物便利,再加上越南和我国有一些历史上的恩怨,所以它和美国也算是一拍即合。

在美国的号召下,不少外国企业也开始在印度与越南建厂的步伐,比如苹果、三星这些厂就都在印度与越南建设工厂。



其中越南的制造业确实增长势头非常猛,出口额也突破了3000亿美元的大关。

美国为了扶持两个国家的制造业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那么这两个国家真的能如美国的愿望,成功替代我国吗?

愿望恐难以实现

先来看印度,莫迪在2014年做出的“印度制造”讲话,如今十多年过去后,印度的制造业不仅没像莫迪期待的那样上升,反而其GDP占比从2015年16%下跌到了13%。

不少当初迁过去的工厂,目前都在往外搬,这也就说明印度替代我国的可能性很低了。

究其原因,其实主要还是三点。



我们常说“热带无强国”,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热带的国家人们生活态度普遍散漫,而印度人就是这样。

当然,要说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安空调。

可这又涉及印度的另一个问题了,就是电网建设十分地落后,就连首都新德里的供电都不足70%,热一点甚至都得大面积停电。

所以印度人宁愿在恒河水里泡着也不想去工作。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是人员素质确实非常难评。

这时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度国家,低种姓基本没有什么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们大多只能在厂子里打工。



但是,就算是打工,有很多时候也需要看图纸,比对细节,这也是大部分印度平民欠缺的地方,别说普通商品,就连印度的战斗机也经常掉下来,可见工厂搬走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么印度问题比较多,越南是不是可以替代我国呢?

越南的制造业比起印度来要好不少,据研究机构的统计,越南目前1亿人口中,年轻人占比较大,这就是越南最大的优势。

但越南和印度有着一样的问题,就是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是时好时坏。



而且越南的最大缺点是面积狭小,原材料不足,所以很多原材料他们还是得从我国购买。

比起我国来说,面积广袤,纬度跨度大,地大物博,所以很多商品的生产可以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所以我国的崛起并不是靠着时代这种单一的因素,而是多方面优势突出才会发展到如今。



这么来看,美国的亚洲版马歇尔计划估计只能完成一半,就是前期的出资。

至于想要真正地培养起可以和我国抗衡的势力,估计会非常的困难,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参考资料:
环球网:“替代中国”论调为何越来越站不住脚?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越南出口超深圳?东南亚繁荣与中国优势互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