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我们喜欢把茶和冰糖、藏红花、玫瑰或者其他香料泡在一起。我们伊朗人觉得茶是苦的,所以通常会再搭配一些甜点,或者直接直接就这糖一起喝。”正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的娜菲菲今天带来了两款来茶叶并搭配了一套精美的茶具,这套茶具则是从她的家乡带来的。
5月20日,2025首届上海国际青年茶会于在华东师范大学启幕,来自各个国家的青年茶文化爱好者们聚集在这里,交流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在伊朗有多个民族都有着浓厚的茶文化。以我们家庭的为例,每天早上我们都要至少喝两杯茶,我也从小就要学习给长辈去泡茶。”娜菲菲说。
来自俄罗斯的菲红也带来了两款茶叶。“我们俄罗斯人喜欢一边喝果茶,一边聊聊天,吃糖果或者面包。”她介绍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已经有数千年的饮茶历史。来到中国后,世界各地的青年对茶文化也有了新的感受。
“和中国不一样的是,在俄罗斯我们喝茶一点都不‘讲究’,我们喜欢加很多的糖和牛奶、果汁,有时候我们睡前会来一杯茶,俄罗斯人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入睡。”菲红说,她眼中俄罗斯人喝茶更多只是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而在中国,还有一层浓厚的文化意义。
娜菲菲来到中国后则惊讶的发现,尽管中国也有和伊朗类似的茶点,但也有很多人能够接受单独品茗的苦涩,这逐渐改变了她的习惯。“我现在喝茶的时候也会单独地感受它的味道,少使用一些糖和点心,这样也更健康。”
还有一些青年是来到中国留学后,才开始接触茶叶和茶文化。
“茶叶在我的家乡并不流行,能买到的都是茶包,不太好喝,来到中国以后我才开始真正的喝茶。我喜欢泡一杯浓茶,感受它的清香,也因此逐渐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历史。”来自匈牙利的贺嘉志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也在此养成了喝茶的习惯。
“我买了一个地毯铺在房间里,我经常叫我的室友一起喝茶,我有一个室友是马达加斯加人,她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茶叶,现在也每天早晚和我一起喝茶。”娜菲菲说。
主办方上海市茶叶学会介绍,本次活动汇聚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茶业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高校30多个国家50多位国际留学生代表和嘉世云翔的外籍小学生参加。
上海市茶叶学会青工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青工委将持续探索茶文化与数字技术、国际教育的融合路径,推动成立‘国际青年茶文化联盟’,让更多年轻面孔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