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广播里说北方明儿要下霜,阳历五月飘冷意,着实反常。田里的玉米苗才冒头两指高,这场倒春寒要是来了,准得冻蔫儿。



想起去年老张头家没防住,三亩苗全打了蔫,秋后减产两成多。

东北的地咱都知道,春播就靠这阵子抢农时,耽误不得。

老一辈人传下法子,霜冻前夜里堆草熏烟,能给庄稼盖“暖被”。可现在都讲科学种田,咱得把土办法和新技术合一块儿使。农技站小王上周来村里说,提前喷防冻剂能增强苗抗寒力,这得试试。

塑料布覆盖也是个招,就是得盯着风,别让大风吹跑了护苗的“衣裳”。

南方这会儿虽说没霜冻,可接连半月阴雨,菜地都涝得冒泡了。



菜农老李蹲在地头叹气,莴笋根都泡烂了,这季收成悬乎。老辈人看云识雨有一套,可连续降雨还得靠挖沟排水,不然苗全沤死。

咱得提醒乡亲们,不管南北,天气预报得天天看,心里有谱儿。有人说传统土法过时了,我看不然,熏烟盖草都是老辈攒的经验,关键得会改良。就像东北熏烟,现在可以用更环保的法子,既护苗又不污染,两头都顾上。

村里张大爷前年用草木灰撒苗根,防冻又防虫,这法子到现在还好用。可光靠老办法也不行,去年邻村用了大棚增温块,苗愣是挺过了零下三度。这就说明,土洋结合才是硬道理,咱种地人就得跟着时代学新招。

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把防冻物资备齐,别等霜冻来了抓瞎。东北的兄弟注意了,玉米苗三叶前最娇贵,夜间温度低于零度就得护着。南方种蔬菜的,排水沟得挖到两尺深,让雨水能及时排出去,别积在地里。

还有肥料也得跟上,苗受了冻害,及时补点磷钾肥,提提苗的精气神。



可能有人会问,这天气越来越琢磨不透,往后种地该咋办?我个人觉得,咱一方面得守着老辈的经验,另一方面得多跟农技员请教。

现在村里都有农业合作社,有啥不懂的赶紧问,别自己闷头瞎琢磨。就像前年那场雹子,提前支起防雹网的户,损失少了一大半,这就是提前准备的好处。

这次倒春寒预警一出来,村里好多人都行动起来了,这是个好兆头。种地靠天吃饭不假,但咱不能光等着天老爷开恩,自己得主动想招儿。想想咱父辈在地里摸爬滚打一辈子,啥样的天气没见过?

只要肯琢磨,总有办法对付。现在政策也好,农技站三天两头下来指导,咱更得把新旧法子结合好。最后说句实在话,这天气不管咋变,咱种地人只要手勤脑活,就不怕收成不好。

今儿就把话撂这儿:现在赶紧去地里转一圈,该盖的盖,该排的排,别拖到明儿!拿不准的地方,赶紧给村农技员打电话,他们比咱懂得多,别不好意思问。总之就一句话:庄稼是咱的命根子,护苗如护子,咱多上心一分,收成就能多一分。



往后咱还得盯着天气变化,把种地的时间表和天气预报对着看,别误了农时。至于更长远的,咱也得想想,怎么让地里的活儿更抗住极端天气,这是个长远事儿。

但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对付好这场倒春寒,把该做的防护措施都做到位。

咱种地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辛辛苦苦干一年,让天气给毁了收成。所以啊,别犹豫别拖拉,现在就起身去准备,护好苗比啥都强。记住了,老办法别丢,新技术别拒,咱种地人就得两头都占着,才稳当。

这场倒春寒是个考验,挺过去,秋后的粮仓就更满当,咱一起加油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