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末,抗联的长岗战斗给了敌人很大震动。不久,敌人又调来六个师团进行"讨伐",开到山沟,见房就烧,见人就杀,

为了避敌锋芒,杨靖宇率领队伍暂时向深山密林里转移。一天,队伍开到桓仁县境的一片山林。

夜晚气候突然变化,刮起了少见的暴风雪。山上,有的大树被暴风连根拔起,人们在风雪中站不稳脚跟,只能靠在背风的岩石后边。

暴风雪在不停地刮着,队伍被困在山里,战士们身边的粮食快吃光了,每个班只剩下几把炒黄豆。这一点点黄豆够谁吃呢?

战士们把黄豆抓在手里看看,然后又放进口袋。他们互相推让着,谁也不愿意把这仅有的一点粮食自个儿吃下去。



在点燃的火堆旁,他们一直挨到了天亮。早晨,暴风雪越刮越凶,山坡下的一条小河沟已经被雪填平。

战士们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可是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起,各班不约而同地把剩下的一点儿黄豆都送到了司令部。

战士们向炊事员说:"把这些炒豆留给司令吃吧。"炊事员看着这些黄豆,想到杨靖宇还饿着肚子,就不声不响地收了下来。

中午,这件事被杨靖宇发现了。杨靖宇把炊事员找到跟前说:"黄豆不是已经没有了吗?怎么又出来这么多?"

炊事员停了半晌,终于回答说:"是各班送来的,他们说送给司令吃。"



靖宇一听生气地说:"这怎么行?快还给各班,不能让大家为我一个人饿肚子,我没什么特殊!"

炊事员拿着这总共还不到一升的黄豆,到各队去跑了一圈,可是回来的时候,手里的黄豆还是那么多。他难过地说:"司令,同志们谁也不收,他们……"

"他们怎么样?"

"他们……他们有的吃着树皮,有的……有的在吃草根和干树叶……"听了老炊事员的话,杨靖宇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接过黄豆,看了又看。炒熟的豆粒,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杨靖宇抓起几粒黄豆放在手掌中抚摸着,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他沉思了一会儿,把手中的黄豆又郑重地交给了炊事员说:"把这些黄豆分给各队的病号,就说这是组织上的命令。你可不许再拿回来一粒!"

战士们知道杨靖宇与大家一样在挨饿,更增强了战胜饥饿的勇气。当太阳又在森林上空升起的时候,他们踩着没膝深的大雪,又继续前进了。

傍晚的时候,前队的尖兵在一棵大树旁发现一个老人,他已经冻僵了。老人的身旁还放着一袋苞米。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什么人?从哪儿来的呢?他背着一袋粮食要到什么地去?

……队伍停了下来,战士们都纷纷围在大树的周围。老人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看,这是什么?"

大家都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棵桦树干上,隐隐约约刻着一行字:"送给抗日的红军吃."



"啊,送给抗日的红军吃!"一切全明白了。战士们站在老人身旁,低下了头,沉痛地向这位老人告别。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杨靖宇抬起头来,握紧的拳头高高举起,斩钉裁铁地说道,"向志们,昨天大家把我们仅有的一点黄豆你推我让,

今天一位普遍的老人为了给我们送苞米面献出了生命。这黄豆,这苞米,是我们官兵团结一致、军民心心相连的象征,

有了这两件宝贝,我们就永远不会被征服,被压倒。同志们,为了我们的人民,战斗吧!"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驱逐日寇出东北!"

战士们以无比激愤的心情高呼口,口号声中,战士们在大树旁掩埋了老人尸体,并在那棵大树上用刺刀刻上一行大字,"这里埋着一位不屈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