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 “中国最美公路” 的独库公路(G217 独山子至库车段)全长 561 公里,沿途汇聚雪山、峡谷等多样地貌,“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独特气候在此尽显。作为新疆交通网络核心动脉,它兼具国防、经济、生态等多重战略价值。

受气候限制,独库公路通常只在每年6月初至9月底开放,长达数月的封山期严重制约南北疆经济协同发展。为此,全长约 400km 的独库高速建设迫在眉睫。飞马机器人随同勘察设计单位在天山地区开展了为期十天的航测工作,积极投身独库高速这一重要 “天路” 的建设。

本次测区主要位于天山沟谷,深入无人区腹地,平均海拔 2800 米。这里地形险峻,海拔落差达 2000 米,遍布冰川深谷、弯道与交错纵横的 V 形峡谷;天气寒冷多变,阴晴不定,大风、雨雪频繁,峡谷内气流紊乱;地面交通艰难,道路涉水、傍山,泥泞坑洼路段频发;复杂地形与恶劣环境,给航飞作业带来巨大挑战。





右滑动查看更多

面对复杂地形及高海拔严寒环境作业难题,飞马机器人技术团队以创新思维和硬核科技制定整体解决方案。鉴于测区南北地理条件差异显著,传统单一机型难以高效完成勘测任务,因此,针对南北测区不同特点,飞马机器人技术团队采用D20多旋翼与V10复合翼无人机双机协同作业模式。对于交通便利、面积较小的南侧区域,由 D20 负责精准测量近处地形;而测区北侧区域距离远、面积大,V10凭借长续航优势,在距离home点17km处设置起降点,远程航摄大面积测区范围。双机共用 DV-LiDAR10 载荷,结合仿地飞行和多源传感器融合技术,完成核心标段高精度地形数据采集,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飞马机器人技术团队在现场作业

在航飞过程中,D20与V10无人机展现出了卓越、可靠的性能。高原地区天气瞬息万变,D20需抢抓天气窗口作业,在无网络信号的情况下,采用PPK方式确保数据精准。而V10在两侧为悬崖峭壁的沟谷中,在地面风速达7、8m/s时,技术团队精心选址河滩,平整场地后成功让其扛风起飞。尽管远端受山体遮挡会失联,但凭借出色的性能与合理设置,依然圆满完成任务。无论是D20应对复杂地貌与多变天气,还是V10克服强风与远距离作业,都彰显了飞马无人机在极端条件下的强大适应能力与高效作业水平。


D20无人机航测现场


V10无人机航测现场

在数据处理环节,借助升级后的无人机管家智激光软件,可快速解算轨迹、一键平差优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经处理后,平均点密度达30个/每平方米,满足项目需求,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 。




正射成果





点云成果

独库高速作为 “搞活天山”、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工程,承载着新疆交通发展与区域协作的重要使命。在这条跨越天山南北的交通动脉建设征程中,飞马机器人以D20多旋翼、V10复合翼无人机的双机协同,破解复杂地形测量困局,同时借助无人机管家智激光软件升级,高效输出高精度数据成果。从崎岖山路间的无畏飞行,到云端数据的精准解算,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无人机技术赋能基建的强大力量,为独库高速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打通南北疆、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注入科技动能,助力这条新时代的 “天山脊梁” 早日崛起,成为连接区域发展、推动经济腾飞的黄金通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