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茄子总犯难?苗弱果少、病虫不断,其实是没摸对门道。茄子是能结好几茬的“勤快菜”,从夏到秋能摘七八回,可不少人总说“自家茄子秧子旺、坐果少”。



问题出在管理上——育苗期温度没把控,开花期肥水没跟上,病虫防治不及时,样样都影响产量。

先说早春育苗。地温低于15度,苗子就僵着不长,得搭暖棚保温,白天25度左右,晚上别低于13度。



土里掺点碎秸秆或珍珠岩,让根透气,移栽前一周控水炼苗,再泡生根粉水,苗壮了才抗折腾。到了夏天开花坐果期,晌午头太阳毒,花容易晒蔫,支个遮阳网很管用,就像给茄子打把“防晒伞”。开花前别猛施氮肥,多撒草木灰、骨粉,磷钾肥足了,茄子纽子才挂得牢,落果少。

大棚种茄子的农友注意,花期放箱蜜蜂传粉,比人工授粉省劲,结的茄子又大又周正。茄子挂果后特能“吃肥”,每隔10天浇次稀粪水,掺点复合肥,挂果多了补钙肥,防着烂肚脐。老叶子要勤打,每棵留五六片新叶就行,通风好能减少病害,养分也集中供应果子。



红蜘蛛爱躲叶背,发现蛛丝赶紧打药;白粉病刚起白点子,硫磺粉兑水喷两次,别等蔓延了才着急。苗长到一尺高掐尖,留三四根主枝,搭架子把枝条撑开,一棵能当两棵结,空间利用更合理。

摘茄子要趁嫩,长茄子筷子长、圆茄子拳头大,带把儿剪不伤秧,剪完接着冒新芽、结新果。还有个关键容易被忽视:种过茄子的地得歇三年,跟葱蒜、豆子轮作,夏天翻地撒生石灰,闷棚杀病菌。



有人说“茄子好种管难”,其实摸清它的脾气——怕冷怕涝怕连作,喜温喜肥喜透气,样样照顾到就行。据农技站统计,科学管理的茄子田,亩产比粗放种植高30%以上,多收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也有农友图省事,不整枝不打叶,结果苗子疯长、果子稀拉,最后产量低还怪品种不好,这可冤枉了种子。病虫害防治得趁早,别等大面积爆发才用药,那时费钱费力还影响果子品质,卖不上好价钱。不同地区气候有差异,北方早春育苗要更注意保温,南方梅雨季得加强排水,别照搬经验,灵活调整最关键。



说到底,种茄子没太多玄乎的技术,就是得勤快——该保暖时别偷懒,该施肥时别省料,病虫防治别拖延。看着自家茄子架挂满紫亮亮的果子,一茬接一茬摘,再累也觉得值,这就是种地人盼的丰收景。

您家种茄子遇到过啥难题?是坐果少还是病害多?

评论区说说,大家一起支支招。

种地没有巧,摸透庄稼习性最重要,茄子把式都是田里泡出来的,多琢磨多实践,准能种出好收成。关注我,每天分享实用三农知识,帮您解决种植养殖难题,让地里的收成更上一层楼。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种植措施请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调整,祝您丰收顺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