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罗马教皇方济各在任期间,曾试图整顿梵蒂冈岌岌可危的财政体系,但改革最终未能完成。如今,这一重担落在第267任教皇利奥十四世肩上。


·梵蒂冈的财政“黑洞”

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早在2013年第265任教皇本笃十六世退位之际,罗马教廷已深陷财政危机。

欧洲反金融犯罪机构Moneyval曾批评梵蒂冈在打击洗钱方面措施不足,而意大利央行更在本笃十六世退位前夕,中断了梵蒂冈所有电子支付服务,连自动取款机服务也被暂停。

彼时的教皇选举秘密会议上,美国保守派枢机主教们支持了进步立场的贝尔戈里奥,即教皇方济各,寄望这位来自拉美、风格激进的耶稣会士能整顿教廷的腐败结构。方济各确实展开改革,着手提升透明度,但在内阻重重与自身犹豫之间,改革始终未能彻底推进。

报道称,尽管部分财政漏洞得到遏制,但其他领域的赤字却持续扩大,最严重的是梵蒂冈养老金基金,目前面临高达近2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堪称一个财政“黑洞”。

虽然财政问题并不直接涉及教义层面,却关系到整个教会的运转与延续,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教皇方济各的遗憾

方济各曾得到倾向现代财务治理的美国教会的支持,却必须在一个几乎不受监管、犹如“免税天堂”的教廷体系中推行改革。在这种制度下,灰色地带成为投机活动的温床。

尽管如此,他并非毫无作为。方济各曾任命以“铁腕”风格著称的澳大利亚枢机主教乔治·佩尔负责管理财政部门。但佩尔遭遇重重阻力,且被儿童性侵指控缠身多年,虽最终被判无罪,但改革节奏已被拖慢。

同时,梵蒂冈还卷入一系列丑闻,包括备受质疑的伦敦房产交易案,导致枢机主教贝丘因贪污和欺诈被定罪。方济各在其自传中直言,这些财政风波是其教皇任期中的最大遗憾。

梵蒂冈作为一个不征税的主权国家,财政结构长期失衡,主要依靠梵蒂冈博物馆门票收入与来自美国、德国等国的捐款维持。方济各奉行节俭理念,试图削减高层待遇、鼓励简朴生活,部分教区因此被迫另寻资金来源,但整体赤字并未实质缓解。

方济各在辞世前数日曾表示,教廷必须做出艰难且痛苦的开支选择,并坦言需要更加依赖外部捐赠者的支持,尽管其中许多是对他持批评态度的美国保守派。


利奥十四世将怎么做?

部分观察人士指出,以教廷之小,却背负庞大债务,令人忧心;而另一些人则反问:一个拥有无数无价艺术珍品的机构,竟会因几十亿欧元而陷入财务危机?在伦敦,这些钱不过是盖一座新球场的花费。

不过,变卖珍藏艺术品被视为一种“屈辱”,教会始终不愿走这条路。结果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捐赠者——尤其是美国的保守派慈善团体。

在方济各去世后的“教座出缺”期间,一批来自美国的重量级捐赠者,包括“教皇基金会”及其他保守派慈善组织的成员,曾齐聚罗马出席一年一度的筹资大会“美国周”。据《泰晤士报》披露,这些捐赠者承诺将今年的捐款翻倍至3000万美元,并计划未来再筹集高达7.5亿美元的资金,但前提是教会选出“合适的教皇”。


教皇选举秘密会议并未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现已成为利奥十四世的普雷沃斯特并不是保守派所期待的那把“火焰之剑”,他不会成为一个激烈捍卫保守主义立场的人物。

不过,作为一位务实的美国人,利奥十四世具备管理奥斯定会等复杂组织的经验,应当清楚改革从何入手。

他曾在梵蒂冈担任多个职务,对罗马教廷体制运作颇为了解,却并非体制内部的一员,这使他更有可能与教廷结构抗衡、保持独立立场。

而那些要求提升财政透明度、同时希望避免神学上“激进越界”的美国捐赠者,面对利奥十四世的上任理应感到安心。

(意烩原创,翻译:托特,编辑:舒廖,图片来源:意大利总统府网站、《欧洲时报》资料图片、视频截图 ,转载请注 明意 烩 :oushitalia)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