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的资产总值是这个机构守护了数个世纪的秘密。

教会分为多个分支(教区),每个教区都有自己的账目。要计算代表全球14亿信徒的整体教会财富,是一项艰巨,甚至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已逝世的前任教宗方济各从上任一开始,便推动改革致力提升财务透明度。

其中一个例子是,圣座财产管理局于2021年首次公布上一财政年度的财务报告,并自此成为年度惯例。

这是该机构自1967年成立以来,首次公开相关财务数字。

根据该管理局最新的报告,2023年由梵蒂冈直接管理的教会部门录得逾5,200万美元的总利润,资产相比前一年也增加了近800万美元。

虽然净资产尚未公开,但根据罗马的“市场、文化与伦理研究中心”最新估算,该数字接近10亿美元。

这一估值仅涵盖由宗教事业局所管理的全部资产,并不包括许多建筑物与土地资源。

圣座财产管理局表示,教会透过管理逾5,000项房地产资产获得收益,其中约五分之一用作出租。



这部分每年为教廷带来8,400万美元的营运收入,以及近4,000万美元的净利润。

以上所有数字仅反映梵蒂冈本身的财务体系,不包括全球其他地区的天主教会分支机构。

由于天主教会的财务体系高度分散,每个教区都独立管理预算,因此其全球总财富和收入规模远超梵蒂冈本身,甚至无法估算。

圣保罗天主教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朱尼尔表示:“要评估整个天主教会的资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根据巴黎的宗教与世俗研究所资料,全球教会各分支合共拥有约7,100万至8,100万公顷土地,天主教会被视为全球最大的地主之一。

教会资产包括教堂、学校、医院和修道院等。尽管无法准确估算其总价值,但根据已公开的财务数据及历史学家的估计,教会在全球拥有的财富总值可能以数十亿美元计。

天主教会的《教会法典》规定教会不应追求累积财富或盈利,可事情后来有了转变。



根据《教会史》的记载,教会于公元4世纪开始累积财富,即君士坦丁大帝(272–337年)将天主教定为罗马帝国官方宗教之时。

在那之前,基督徒生活俭朴,通常在家中或地窖中举行礼仪。

此后,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历史被彻底改变了,教会变成特权阶层,教徒从被迫害的群体变成主宰者。从那时起,教会逐步积累起可与罗马帝国贵族相当的财富。

君士坦丁大帝及其后多位罗马帝国领袖向教会捐赠宫殿、庄园、土地,甚至是温泉浴场以及大量的黄金与白银。

从那时起,建立了捐赠机制。时至今日,教会的资产更包括无价的收藏品、每年吸引数百万访客的博物馆,以及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投资。

直到2021年,在教宗方济各推动改革之后,梵蒂冈才公开账目。这个城邦的政体为绝对君主制,元首是教宗。



旅游业是梵蒂冈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来源包括以下几大类别:

宗教与历史建筑:宗座宫、圣伯多禄大殿、大殿周边建筑、梵蒂冈之家(由包括圣玛尔大之家等四个基金会组成)。

博物馆与艺廊:15间博物馆,包括:西斯汀圣堂、拉斐尔厅、梵蒂冈美术馆、民族学博物馆、历史博物馆。

图书馆与档案馆:梵蒂冈宗座图书馆、宗座档案馆、梵蒂冈书局出版社。

媒体与通讯机构:梵蒂冈电台、《罗马观察报》、梵蒂冈媒体、梵蒂冈电视中心。



其他机构:梵蒂冈银行(又称宗教事业局)、梵蒂冈天文台。

梵蒂冈在其领土以外拥有12项主要不动产,包括: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城外圣保禄大殿、圣母大殿圣亚纳堂区教堂、多个圣部办公处、

冈道尔夫堡教宗夏宫。

透过“伯多禄献金”制度(负责管理的组织为圣伯多禄善会),梵蒂冈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信徒的自愿捐款。资金用途包括:支援社会慈善项目、维持梵蒂冈运作、旅游管理及维护博物馆。

圣座财产管理局表示,目前土地资产与约17.7亿欧元的投资组合管理所产生的收益,主要用于维持罗马教廷的运作。

根据宗教财务高等研究院的说法,圣座不缴税,也没有公共债务。

它的经费主要来自资产收益,尤其是信徒的捐赠。

各地的教区中德国科隆总教区是全球最富有的教区之一。



其收入主要来自“教会税”,这是一项直接向属于国家承认的宗教团体的已登记成员所征收的税项,当中包括天主教会。

根据IHEFR资料,2023年教会透过这项税收筹得约74亿美元。

德国27个教区中,有一半后来公开了其资产,当中包括10间银行、保险公司、70间酒店、地产公司与媒体机构。

美国的天主教会亦对梵蒂冈作出大量财政贡献。

当地教会拥有庞大资产,包括著名的大学,如印第安纳州的圣母大学以及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城大学,另还有医院与学校。

美国没有强制性的宗教税,教会从私人捐款中获得可观收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