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枇杷
塘栖枇杷始种于隋,繁盛于唐,极盛于明末清初,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并且有一定的栽培、贮运技术,视枇杷为“珍果之物”。《唐书·地理志》中有“余杭郡岁贡枇杷”的记载。
塘栖枇杷在塘栖镇形成了独特的枇杷经济、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也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宋代,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有“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微黄尚带酸”,张嘉甫问曰:“卢橘是何物也”,答曰:“枇杷是矣”。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塘栖枇杷胜于他乡,白为上,黄次之。”《杭县志稿》中更有详尽记述:“塘栖为杭州之首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凡镇周围三十里内皆为枇杷产地。有塘栖专产而他处不及者记之,以见生植之美”。
塘栖田少,遍地桑果,春夏之间,一片绿云,几无隙地。剪声梯形,无村不然。出丝盖多,甲于一邑。为生植大宗果品以枇杷为著也。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孙治所纂《灵隐寺志》内有“枇杷出塘栖”的记载。清光绪《塘栖志》中记载:“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返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
由此得知塘栖枇杷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塘栖枇杷其形美观、色泽金黄、果大肉厚、汁多味甜、甜酸适口、风味较佳、营养丰富,为初夏水果中的珍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古称无忧扇,又名金丸,别名卢橘,因状如民族乐器中的琵琶,故而得名。
塘栖枇杷是国内外享有历史盛誉的地方特色产品,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汁多味鲜、风味卓绝而闻名天下。
塘栖枇杷初冬开花,花极清香,每一花束由60—90朵小花组成,5月果熟。
其按果肉颜色分为白色和红色两类约计19个品种,主栽品种5个:“白沙”、“大红袍”、“夹脚”、“杨墩”、“宝珠”,尤以“软条白沙”为最,属国宝级优质品种,堪称枇杷中的珍品。一般售卖白色果肉的白沙和红色果肉的大红袍。
枇杷可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健胃利尿等功效。
塘栖红种枇杷
(精品大果超三斤以上)
¥79/箱
塘栖白沙枇杷
(精品超三斤以上)
¥99/箱
订购方式
1、添加老朋友广播客服咨询下单
2、拨打热线电话:
0571-88060500
0571-88060840
订购时间
即日起开始订购
5月21日(星期三)
下午取货
取货地点
之江路888号文广集团1114室
地铁1号线4号线,近江站下车,
E出口往前走,过一个红绿灯即到。
江浙沪地区快递费16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陈瑞
一审:叶璐;二审:夏晓丹;三审:沈麟
终审: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