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人说:“亲人帮亲人,无亲帮来愁煞人。”
出生在农村的我,也真正体验了亲人互助的温暖。
记得好几年,在插秧的时候,大舅舅来帮忙,在我家住了七八天。
大舅舅回家时,母亲送了一只土鸡。
到了立秋过后,母亲和父亲去大舅舅家帮忙采摘橘子,回来时,带着十几斤红彤彤的橘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亲戚都慢慢富起来了,这人情味却变淡了。
当你穷困的时候,去亲戚家吃顿饭,立马就感受到了,什么是薄凉。
01
人穷了,亲戚都怕你开口借钱。
走亲访友,是有礼数的,不能空手的。
你再穷,也会想办法买点礼物,或者把家里的土特产包起来,带给亲戚。
本来,带着礼物上门,是特别客套的事情。但是你作为穷人,这样做也是令人烦恼的。亲戚第一时间在想——你这个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自然就会想到借钱方面的事情了。
作为70后,我小的时候,家里一直缺钱,每到开学前,父母会到处找人凑学费。
亲戚们知道我家的套路,就常常摆出不冷不热的态度。
有一年冬天,母亲和我去了一趟娘家,在小舅舅家住了一晚。
吃饭的时候,小舅舅说:“姐,你带来的糯米,我都不要。我家也不做什么年糕之类的东西。”
母亲很疑惑,这小舅舅家每年都要做年糕,怎么这次就不同呢?
饭后,母亲和小舅舅拉家常,母亲说:“今年,稻谷的收成还可以,赚了一两千......”
小舅舅的脸色忽然就好看多了,也不谈退回糯米的事情了。
很明显,小舅舅心中拐了一个弯——姐姐不是来借钱,那就好了。
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撇开利益,有几个亲戚能真诚地交往呢?
嫌贫爱富这是人的本性,亲戚之间,虽然披着血脉的外衣,但是掀开外衣之后,本性就露出来了。
亲戚怕你借钱的时候,对你去做客吃饭,是不太欢迎的。冷冰冰的态度,是很明显的。或者亲戚假热情,试探你的“口风”,再做待客的决定。
你要是真的提着礼物去亲戚家吃饭,再借钱,恐怕这顿饭是不好吃的。
02
人穷了,长辈会指教你,却不会真正帮你。
在电影《我的姐姐》里,有一段很酸楚的故事。
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的姐姐,一直被瞧不起,什么都靠自己。
因为父母在一场车祸中,意外过世。家庭的格局开始改变。
迫于生计,姐姐决定把弟弟送给别人。
这下子,亲戚们就跳出来,指责姐姐,太冷血了。还有亲戚,大义凛然,给了姐姐一个耳光。
也有网友,愤愤不平地说:“这个姐姐,卖弟弟。”
反正,满世界都是正义的人,要让姐弟一起成长,让弟弟待在家庭里。
但是,没有一个亲戚,真正愿意把姐弟带到家里,更不要说“视如己出”了。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还很穷。去亲戚家吃饭,会有很多长辈,告诉你如何改变命运,如何成家立业,还如何做一个有骨气的穷人。
他们说的,都会是“冠冕堂皇的话”,似乎很有温度,但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如果你要他们给你找一份好工作,他们又直接表示:“爱莫能助。”
用嘴巴帮你,这是每个亲戚都可以做到的,并且有的亲戚会给你一些很励志的口号,给你讲励志故事。但是对于你呢,这些都是鸡汤,不好喝。
人穷的时候,是需要实打实的帮助的。这也是亲戚不愿意给的。
有的长辈会同情你,也介绍你去某个亲戚的店铺或者公司去打工,但是某个亲戚却不乐意。
最可怕的是,有的亲戚知道你很落魄,就让你帮他做点事情。给的工钱,特别少,比其他的工人更少。
你慢慢会明白,一句老话,穷死不打亲戚工,饿死不耕丈人田。
03
人穷了,靠谁不如靠自己。
《增广贤文》里说:“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成年之后,你和亲戚,都不是几家人了。还是各自经营家庭为好。
你带着礼物去亲戚家,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就算是亲戚请你吃饭,也不要太较真了,这都是表面的客套。
你一直本着靠自己的决定,你的人生反而会崛起得更快。
古人告诉我们:“望族留原籍,家贫走四方。”道理很明显,穷苦的人,最好走远点,重新开始。
离开了熟悉的地方,也就意味着离开了熟悉的人,那些亲戚,和你没有关系。
一个人,常常是置于死地而后生。
看起来无路可走了,其实是天无绝人之路。
与其是亲戚家受冷落,你还对亲戚讨好,不如去外地打工,哪怕是搬砖,也能够自食其力。
现在的社会,谁都不太在乎传统的大家族了。以小家庭为单位,各自奋斗是常态。
04
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亲戚都是从父母身上延续出来的关系,随着父母老去,关系就越来越淡了。
你去亲戚家,也仅仅是礼数,你若是走远了,不去是实际情况,千万不要看得太重了。
只要你自己努力赚钱,哪怕是粗茶淡饭,也会很香甜,毕竟这是不要看脸色的。
一杯酒,一顿饭;一段情,一阵风,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