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龙岩全市刑事警情比降18.3%、治安警情比降20%,刑事案件比降27.25%、侵财案件比降19.08%、盗窃案件比降35.07%,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9.246%,全市政法力量下沉一线,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龙岩政法力量“主动下沉”,实现治理“精准触达”,有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
近年来,龙岩市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要求,全力推动政法力量下沉一线,通过做好“四道加法”,筑牢平安稳定基石,全市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安定稳定。
“专班+清单导航” 三级联动“一股绳”
龙岩市县乡三级组建不同功能定位的工作专班,市级成立专项治理统筹协调专班,高位推动,下设综合协调、重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等五个工作小组,每周梳理问题清单,分发至县级工作专班及各下沉指导组;县级组建推动落实工作专班,重抓排查、化解、整改、提升措施落细落实;乡级组建化解工作专班,制定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形成问题清单一例一档。
政法力量下沉一线推动化解矛盾纠纷。龙岩市委政法委供图
同时,各下沉指导组充分利用政法部门优势,通过清单“导航”,带着专业入户、带着任务下沉,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协调化解矛盾纠纷,规范调解文书制作,协助办理司法确认,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去年以来,龙岩市政法力量下沉推动化解矛盾纠纷85677件,其中重大疑难复杂纠纷994件。
“包案+销号管理” 预防化解“一张网”
龙岩市不断健全领导干部包案工作机制,区分不同风险等级的问题清单,由县(市、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包案,通过综合研判、定期调度、合力攻坚,强化矛盾纠纷联调联解、风险隐患联防联治,防止风险外溢、扩散、上行。实行问题清单销号管理,压紧压实属地责任、主管监管部门责任和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实现预防化解“一张网”,切实做到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同时,问题清单未解决的还将长期挂号,出现反弹的则要重新挂号,并需及时跟踪化解情况,每周更新反馈化解进度,持续促进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领导包案影响社会稳定风险隐患315个,化解销号161个、化解率达50.95%。“五一”假期前后,包案领导和下沉人员针对涉外出人员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化解攻坚,销号问题清单6个。
“指导+调研督导” 多元共治“一盘棋”
龙岩市在省内率先研发运用市域统一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同步开发“龙岩e调解”小程序,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受理、全流程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平台整合了龙岩“公检法司”等40多个单位资源,打通了“110”“12345”“12348”等多个平台的信息对接,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多元联动,“矛盾就地解决”成为新常态。
运用客家山歌、宗祠文化开展调解。龙岩市委政法委供图
同时,组建7个市级调研指导组,分别挂钩7个县(市、区),每月组织到挂钩地区指导矛盾风险预防排查、多元化解和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并通过问题直接交办、发提醒函、督办函等方式反馈督促。截至4月底,直接交办各地各有关部门重复报警6次以上警情283起,发出风险提醒函164份、督办函13份,通报正面典型109个。
“普法+专家护航” 为民解忧“一条线”
龙岩下沉的政法干警结合专业特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把普法宣传与了解民情、为民解忧结合起来,作为收集民情、发现问题、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群众懂法、守法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
法律专家深入指导开展红色遗址保护修缮工作。龙岩市委政法委供图
同时,龙岩市组建法学专家工作团队,遴选135名法学研究和法治工作经验丰富、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人选作为法学专家库成员,针对龙岩市稀土丰富、不锈钢发起地、土楼旅游、建筑之乡等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行业性法学专家工作室6个,助推特色行业健康发展。截至4月底,龙岩市法学专家参与重点项目会审60次,出具法律意见指导书51件,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768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李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