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土地拍卖往往是最扣人心弦的章节之一。

5月29日,蚌埠即将迎来两场备受瞩目的涉宅用地拍卖,蚌挂(2025)8号和蚌挂(2025)9号地块将登上拍卖舞台。这不仅是土地资源的交易,更是蚌埠城市发展蓝图上的关键落笔,预示着这座淮河之畔的城市又将迈出新的发展步伐。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聚焦这两宗地块,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城市发展机遇与潜力。

NO.1|壹

5月29日,蚌埠拍卖两宗涉宅用地

蚌挂(2025)8号地块位于高新区高新路南侧、迎河路西侧,出让面积78059.83平方米,为居住用地。其规划条件颇为引人关注,容积率≤1.5(防护绿带不参与容积率计算),建筑密度≤32%,绿地率≥40%。起始价24589万元,保证金4918万元,增价幅度为1万元 / 亩,出让年限70年。这样的规划指标意味着未来该地块将打造出低密、绿化良好的居住社区,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蚌挂(2025)9号地块则在高新区天河路东侧、兴华路南侧,出让面积37378.41平方米,同样是居住用地。其容积率要求>1.0 且≤1.5(沿天河路 2506 平方米防护绿地不参与容积率计算),建筑密度 ≤30%,绿地率 ≥40% ,起始价 11831 万元,保证金2367万元,增价幅度也是 1 万元 / 亩,出让年限 70 年。该地块在规划上也注重居住品质,低容积率和高绿地率将为打造优质住宅产品奠定基础。



这两宗地块的地理位置均处于高新区,近年来,高新区作为蚌埠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产业入驻,人口也逐渐聚集。此次涉宅用地的出让,无疑将进一步推动高新区的城市化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NO.2|贰

土地出让与蚌埠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

从蚌埠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来看,2021- 2035年的规划期限,远景展望至2050年,涵盖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三区三线” 的划定为城市发展设定了清晰的边界和底线。这两宗地块的出让,正是在遵循城市规划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它们作为居住用地,将在满足城市居住需求的同时,不突破城镇开发边界,并且在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的原则下有序开发。



在 “一带两轴四片” 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中,淮河生态复合带作为主轴,蚌徐城镇轴和蚌滁宁城镇轴辐射带动周边县域发展。高新区的这两宗地块所处位置,有望借助城镇轴的辐射效应,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同时,四片农业区域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而城市居住用地的合理开发,也将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融合发展。



中心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其 “一带多楔、双轴四廊、多中心组团” 的空间结构,强调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这两宗地块未来建成的居住社区,将成为城市居住组团的一部分,与其他功能组团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完善的城市空间结构。以 15 分钟生活圈和完整社区为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理念,也将在地块周边的配套建设中得以体现,提升居民的生活便捷度和幸福感。

NO.3|叁

土地供应对蚌埠楼市的多重效应

2025年蚌埠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聚焦房地产用地,这两宗涉宅用地的出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供应总量和结构来看,市区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规模为17宗、1179亩,涉及多个区域。此次高新区的两宗地块供应,将为蚌埠房地产市场增添新的房源储备。





在供应时序上,分季度有序供应的策略,使得土地市场的节奏更加合理。这两宗地块在5月29日拍卖,符合市场阶段性需求的节奏安排,避免了土地集中供应带来的市场波动。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规划和布局项目。

从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来看,新的居住用地供应将增加市场上的房源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特别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 “止跌回稳” 的政策要求下,合理的土地供应有助于稳定房价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优质居住地块的出让,也将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参与竞争,推动房地产产品品质的提升,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需求。

NO.4|肆

总结

从这两宗即将拍卖的涉宅用地可以看出,蚌埠的城市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且充满机遇的阶段。

在交通方面,蚌埠构建 “三高铁三城际两普铁” 铁路网、“五纵五横” 高速公路网、“一干四支” 等级航道,以及推进蚌埠民用机场建设,未来将成为真正的交通枢纽。交通的便捷将加强蚌埠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提升城市的辐射力,吸引更多的人口、资金和产业流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