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5月14日,全省“好房子”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青岛召开。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山东近年来持续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推出系列政策举措,取得良好市场反响。今年1-4月,山东省144㎡及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网签3.6万套,同比增长19.5%。会议加快推进全省“好房子”建设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现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摄
山东“好房子”
已有全周期专项“标准树状图”
现场会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好房子”建设的工作部署,总结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建设经验成果,开展经验交流。
今年“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山东积极回应群众“好房子”新需求,以高品质住宅建设引领“好房子”建设,培育“好项目”,让“好房子”建设有市场、可预期。2023年以来,山东先后开展2批次高品质住宅项目试点,筛选出111个省级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覆盖16市的商品房、保障房等住宅类型,建设规模约1940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了“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培育机制。
全省100多家房企的负责人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摄
同时,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鼓励“先配套、再出让”,因地制宜以需定供,推进存量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创新容积率计算规则,对风雨连廊、社区食堂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计入容积率。对认定的高品质住宅项目,优先纳入融资“白名单”。推行“全生命周期超前服务”,对承诺建设高品质住宅的房企开通绿色审批通道。
今年以来,山东编制出台了高品质住宅建设地方标准、“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和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了住宅设计、小区水电气热设施建设等5项标准,以及《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建设好房子的若干措施》,构建了覆盖全周期的“好房子”专项“标准树状图”。16市全部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和导则,济南市建立7类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115项控制要素,明确硬性要求;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明确5大类19项指标,从供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配套出台16个文件;淄博市创新“立体社区”开发模式;潍坊市建立“好房子”四个维度174条标准体系,全省初步形成了上下协同联动、持续纵深推进的良好格局。
参会人员会前参观了青岛市部分“好房子”项目,图为青岛海信君玺项目,项目的落地窗采用了外护栏加落地推拉窗形式,既增加了安全防护,又方便观景和通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摄
全省100多家房地产企业参加会议。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潍坊市等地市,青岛海信、淄博方正、山东保利等房企进行了好房子建设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现场会召开前参会人员考察了崂山区李家下庄城中村改造项目、海信君玺、蔚蓝海岸二期、越秀青铁和樾府和海信璟悦等青岛市“好房子”项目。
精准供地政策支持持续试点
山东将加快推进“好房子”建设
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加快推进全省“好房子”建设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要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核心目标,聚焦地块供给、设计优化、建造革新、服务升级、扩面提质、消费激励,全要素协同发力,推动“好房子”建设指引落地,着力打造更多精品工程,助力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跨越。
青岛市李家下庄城中村改造项目,把安置房建成好房子。14栋楼均是17—18层小高层,容积率2.5,还高品质建设了儿童游乐区等公共区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摄
会议明确要优化新增供应,强化精准供地。围绕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重点项目实施,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优先释放区位优越、配套成熟的优质地块,新出让优质地块上要全部建设高品质住宅。鼓励“先配套、再出让”,统筹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区域品质和吸引力。
立足山东特色,创新设计理念,着力打造“有文化、有温度、有未来”的设计标杆。深化适老化设计,大力推广无障碍通行设计,拓展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场景。推广绿色设计,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好房子”建设中,贯穿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切实提升居住生活环境质量。
加快推广智能建造,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智慧工地等项目建设,开展智能建造项目和企业示范试点,鼓励采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智能施工管理等智能建造技术。积极推广应用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模块化隔墙、管线分离等成熟适用的装配式装修模式,实现“好房子”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提升质量品质,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成熟适用工法研发应用,着力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房屋托管等服务。打造智慧物业,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应用,提高住宅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区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
“好房子”建设不仅是“塔尖的风景”,更是全民共享的时代红利。会议要求各地要统筹考虑保障房建设、现有住房改造等工作,因地制宜、提前谋划,推动功能焕新,实现“面子”与“里子”同步升级。结合城市更新,积极实施老旧住宅的结构加固、节能改造,解决管线老化、停车难、适老化设施缺失等痛点,统筹推进加装电梯、海绵社区、充电桩建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韧性。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实现共建共享。
会议明确,要持续开展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遴选工作,分批次培育省市县三级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好房子示范项目。同时建立试点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对建设成效显著的项目,优先推荐参评勘察设计、工程质量安全等有关奖项。
会议提出,省市联动举办“夏季购房消费节”,集中推出一批“好房子”项目,推出系列优惠,激发“好房子”市场活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研究闲置土地盘活方式,充分发挥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将“好房子”项目优先纳入白名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