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网友发帖称,万万没想到,医学博士也救不了自己的命!
5月14日,广东省中医院发布讣告:脾胃病科大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北平突发心源性猝死,生命定格在52岁。
她治得了脾胃病,却治不好自己的心。作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带头人,张北平每周坐诊4个单元,年接诊超5000人次,还要带48名硕士博士。这种强度下,人的肾上腺素长期分泌,免疫系统早被击穿。
医生猝死早不是新闻。世卫组织早说过:每周工作超55小时,中风风险涨35%。但医院官网在她去世当天,还在宣传她的团队。讽刺的是,她研究的“伏毒理论”能逆转胃癌前病变,却挡不住自己心脏里那根崩断的弦。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媒体报道,5月10日,广东省中医院对外发布一则讣告,该院脾胃科大科主任张北平于5月9日22时17分不幸离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
从讣告中可以得知,张北平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专科的带头人,在学术方面,张北平还是临床医学博士兼博士生导师,生前的她曾培养了47名硕士,21名博士,其中已有12人成长为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
讣告提到张北平的告别仪式,将在5月15日上午10点举行,地点为广州殡仪馆的青松厅,届时会有不少亲友与业内同僚前来吊唁。
对此,有网友唏嘘,世界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为啥不能研究出能把血栓溶解排出的专用医药?每年死于心脑血管血栓的人不计其数,医院倒是乐不可支的满足于收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为医院可以仰仗设备,给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安装支架。而每一个安放支架的患者,至少为医院效益贡献几万元的费用。且不说支架后期大量的医药费用。希望有远见的科学家,尽快研制出能够把血栓溶解的药物了,拯救无数的心脑血管患者,使国人免受疾病之苦。
也有网友感慨,这是对‘医者不能自医’最好的诠释。
- 据公开信息,据公开资料,张北平,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担任五个国家级学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两个省级学会主任委员。
张北平祖籍是湖北襄阳,199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2004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医消化病学博导之一。
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知名专家,张北平经常出现在本院的服务号文章里。她去世当天,广东省中医院的官方号还发表了介绍张北平主任团队的文章。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张北平主任曾被评选为“南粤楷模”,此后的她依旧保持每周4个门诊单元,年接诊量一直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除此之外还要兼顾学术任务,其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张北平主任的猝然离世,让太多人感到痛惜与遗憾。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了这么多年的医,看了这么多年的病,可最终却治不了自己的病。
有人说,这或许这就是命吧。在如今高强度的工作下,再加上生活上的压力,想要平安活到退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诚如近期流传很广的一句话,人不是到老了才会死去,而是随时可能。希望大家各自保重吧。
愿张北平主任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