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医院工作,有着精湛医术,他们应该更重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所以很多人认为,在医生群体中,应该不怎么会发生早逝悲剧。
但医生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医生工作强度也比较大。最近这些年,也频繁出现了医生早逝的悲剧。
比如近日,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专科带头人张北平因病逝世,生命永远停留在了52岁。
张北平医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还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期刊,并且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很多人在得知52岁的张北平医生去世消息的时候,真的十分痛心。
在澎湃新闻发布完张北平医生去世消息后,紧接着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噩耗。
发布消息中提到,呼吸医学专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主任杜晓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5日在重庆逝世,终年50岁。
大家在得知杜晓华医生早逝消息的时候,一方面感到可惜,另一方面感到不理解。
惋惜的是。杜晓华医生正值五十岁的黄金年华,她是医学博士,这意味着她将近乎三十年宝贵时间都奉献给了医学知识的积累。
她凭借着努力好不容易晋升为主任医师和博导,医术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然而,她却因病去世,真的太可惜了。
杜晓华医生的去世,不仅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说是大损失,对患者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悲剧。
不理解的是。杜晓华医生在今年 4 月 15 日因病去世,可当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却好像未发布其去世的讣告,这实在让人不理解。
要知道,杜晓华医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的主任。
像她这样层级的人物离世,通常都会专门对外发布消息,以表达对其尊重和缅怀。如果不是澎湃新闻发布了相关内容,恐怕还有很多人对杜晓华医生去世的事情一无所知。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想要知道,为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没有及时对外发布杜晓华医生去世的讣告?是工作流程的疏漏?还是有其他原因?
当大家看完杜晓华医生的优秀的履历后,会对她的去世感到更可惜。
杜晓华医生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内科学,博士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呼吸内科学。
杜晓华医生生前不仅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主任,还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第一届中青年委员。
她主持及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项目荣获国际、国家发明专利各一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杜晓华医生已经从事了20多年的临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科研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及慢性咳嗽的诊治。
在工作之余,她不断提升医学水平,曾在2016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交流学习一年。杜晓华医生曾获得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名医专项人才等多项荣誉。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在疫情期间,杜晓华主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带队,率领着医院里来自呼吸重症、传染病、护理、院感和医务部等领域的 5 名专家,随中国赴缅甸抗疫医疗专家组出征。
在缅甸,他们面临着很多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杜晓华主任积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她与团队成员深入当地医疗机构,详细了解疫情状况,精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抗疫方案,帮助缅甸进行了更好抗疫,而她也获得了云南省抗疫先进个人的荣誉。
杜晓华医生平时还心系大众健康,她利用网络平台,定期为大家分享实用的医学科普知识。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让大家在面对疾病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以科学态度去对待。
但就是这样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50岁,真的让人无法接受。
最后只能希望杜晓华医生可以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