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福州又到了蛇出没的季节,它们会偷偷溜进人类活动的区域“乘凉”。13日,福州多地发现蛇出没。
13日晚,市民黄先生在鹤林生态公园遇见了一条竹叶青。据黄先生介绍,这条蛇通体翠绿,尾巴焦红。“是竹叶青,有毒的。”黄先生赶紧避开,远远观察。当时附近人不多,这条蛇在步行道“溜达”一阵后,就“游”进了草坪,和草地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记者咨询了虫林野趣工作室的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缪本福。通过黄先生拍摄的视频,缪本福确认这是一条白唇竹叶青。据介绍,竹叶青的毒性很强,尤其是白唇竹叶青,但由于毒液剂量少,致命的几率并不高。被竹叶青等毒蛇咬伤后,务必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毒素快速扩散,及时到医院救治。
13日晚,家住井大新村的居民发现,小区楼下有蛇出没,这可把大家给吓坏了。随后,接到报警的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处置,将蛇抓走。
此外
13日下午3时33分
在连江县琯头镇
一处建筑屋檐
突然出现了一条一米长的蛇
连江消防第一时间派出一车六人的专业救援队伍,携带齐全的捕蛇装备,赶赴现场。
经验丰富的消防救援人员穿好专业防护装备,手持捕蛇夹、手电筒等工具,小心翼翼地靠近屋檐,开始搜寻蛇的踪迹。根据观察,这条蛇呈黑褐色,蜷缩在角落里,吐着信子。
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制定抓捕方案,一人用长杆轻轻驱赶蛇,另一人用捕蛇夹夹住了蛇的头部,将其成功捕获。
经辨认,这条蛇是一条无毒的树蛇。最终,消防救援人员选择了野外一处草木茂盛、水源充足的地方,将蛇放生。
夏天为何蛇频繁出没?
福州又有哪些毒蛇?
市民遇到蛇怎么处理?
据了解,福州多山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蛇类生长。每年夏天,蛇类就近寻找阴凉潮湿的地方躲起来,出现误闯居民家中的情况。福州常见的蛇类不少,如赤链蛇、草花蛇等蛇类基本无毒,但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原矛头蝮、竹叶青等蛇类都有毒。
出现在居民家中的眼镜王蛇 资料图
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提醒
市民参加户外运动时,应尽量穿高帮登山鞋及户外鞋,避免穿凉鞋、短裤,不走路边草丛、不用手翻石头,避免进入较深的草丛或灌木丛中;如果在野外露营,要带上干石灰或是硫磺,撒在露营的地方。一旦被蛇咬伤,可以先用双氧水或者清水清洗伤口,然后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此外
市民可以堵住墙洞、安装纱窗
并在角落、窗下等位置
放置硫磺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
避免蛇类钻入家中
如遇到蛇类进家或钻进车中等情况
不要擅自抓捕或驱打
应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拨打119寻求帮助
眼镜王蛇出现在村民家中 资料图
医生也提醒,一般蛇不会主动咬人,往往因误触、误踩到蛇,蛇才被迫防御性咬人。天气炎热的夏天,人们早晚纳凉要选择光线好的地方,避免靠近毒蛇容易出没之处,比如离草丛远一点。若进入深山草丛,要用棍棒开路,起到“打草惊蛇”的效果。
遇到毒蛇咬伤,可以先用双氧水或者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直接送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处理,不建议对咬伤处进行有创操作,避免切开太深,损伤血管或肌肉引起大出血。
此外,被毒蛇咬伤后,很多人会用布条或者绳子捆绑肢体,怕蛇毒攻心或蔓延。其实捆扎后,每隔20分钟左右,就要放松3~5分钟,避免肢体因缺血而坏死,最后被迫截肢。推荐用小夹板加弹性绷带绑扎的方法,即用木条、绳子或布条等(取长形细木条,上肢用3根、下肢用3~5根)在距离伤口5~10厘米的上端(近心端)处绑扎,以减缓毒素吸收的速度(如示意图)。
记者 郑瑞洋 陈丹
连江消防、市民黄先生供图
新媒体编辑 徐强
监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部分综合中国消防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