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时候,很多的动物都出来活动了,而且因为天气热的原因,很多野生动物也容易暴躁。

其中蛇就是夏季很常见的一种动物,这也是无数人最怕的动物了。那大家知道我国最毒的蛇是什么吗?


其实在我国的南方很多地方,夏季最毒的蛇就是银环蛇了,这也是出镜率非常高的一种毒蛇了。

如果你夏季常去野外,尤其是晚上去到河边、水库附近,那就更要注意了。

一、银环蛇的生物学特征

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隶属眼镜蛇科环蛇属,是典型的夜行性剧毒蛇类。

其身体修长,成体通常1米至1.8米,体表覆盖光滑鳞片,具有独特的黑白相间环状纹,白色环纹较黑色环纹窄,黑白交替宛如精密的天然条形码,这种花纹不仅是它的标志,也是有效的保护色。

在月光下,银环蛇的黑白环纹与水边、草丛的光影交错融合,使其能悄然接近猎物或躲避天敌。


它们偏好栖息于水源丰富的环境,如稻田、溪流边、池塘畔,只因银环蛇主要是以鱼类、蛙类、鼠类及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食。而在水边的环境,就十分方便它们捕食。

值得一提的是银环蛇虽然有剧毒,但是它却生性胆小,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多在受到惊扰时才会反击。

二、银环蛇与金环蛇的差异识别

说到银环蛇,就不得不提到金环蛇,这是两种长得很像的蛇。其中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同样是环蛇属成员,与银环蛇外形相似,但仔细观察,二者存在诸多差异。

在颜色上,银环蛇以黑白为主,对比鲜明;金环蛇则是金色与黑色相间,金色环纹较宽,整体色调更为柔和。

体型方面,金环蛇通常比银环蛇更粗壮,且长度稍短,多在1米左右。


性格差异也很明显,银环蛇虽剧毒却胆小,而金环蛇相对温顺,攻击性更弱。

通过这些特征,能在野外有效区分二者,降低误判风险。

三、银环蛇的毒性有多强?

银环蛇的毒性堪称“蛇类毒王”,这主要缘于其毒液为神经毒素,主要攻击神经系统,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导致肌肉麻痹,患者会出现眼睑下垂、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而死亡。

银环蛇的半数致死量(LD50)仅为0.08 - 0.108mg/kg,只需1毫克毒液就能致人死亡,其毒性是眼镜王蛇的数倍。

在临床案例中,曾有被银环蛇咬伤的患者,初期症状轻微,甚至未引起重视,数小时后毒性发作,迅速陷入昏迷,呼吸停止。


即便及时送医,若未在黄金时间内注射抗蛇毒血清,死亡率极高。这些惨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对待银环蛇咬伤,必须争分夺秒。

还有一点,就是银环蛇咬人以后,一般不是太痛,这样导致部分人不容易察觉。而且它是一种神经毒素,毒牙又很小,甚至被咬以后都不会流血。

然而它的毒性很强,很快就会随着血液循环传遍全身,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等,所以这才是它危险的地方。

而夏季又是银环蛇活动的高峰期,它们喜欢在夜间出来觅食、活动。人们在水边散步、钓鱼或劳作时,稍不注意就可能遭遇。这样如果晚上比较漆黑,或者是没有注意看到,而踩到了它,就可能会被银环蛇咬到。

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晚上去到河边,水库、水塘等附近,特别是一些喜欢钓鱼的,更是要多花点心思了。

比如要去的话,一定要穿长裤,还要是高帮鞋子,而像银环蛇咬人都是咬脚部。

还要在身上涂抹一些风油精,这样也能驱蛇的。如果可以的话,提前用棍子敲打草丛,这也叫打草惊蛇。

若不幸被银环蛇咬伤,务必保持冷静,立即用布条在伤口近心端结扎,减缓毒液扩散,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有抗蛇毒血清储备的医院救治。

了解银环蛇的特性与危害,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希望大家时刻牢记这份安全警示,远离银环蛇的致命威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