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病率逐年攀升,为提升透析质量和延长患者透析寿命,日前,天津大学泰达医院血液净化科主办的“国际视野下中日透析经验互鉴——管理优化与技术突破协同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助力中日两国交流血液透析领域经验,协同探索国际视野下的透析管理优化与技术突破。
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国际部部长林利郎、天津市血液净化质控副主任委员陶新朝、中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郁赛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血透室主任马焕新、北大医疗渤海石油总医院内分泌肾科副主任王永红及天津13家医院科主任及护士长参加会议。天津大学泰达医院院长王一旻、血液净化科主任杨剑明出席。
会议伊始,天津大学泰达医院院长王一旻围绕新区肾脏病患者治疗现状、血液透析领域进展及未来发展期望展开阐述:多年来,由于肾脏病群体不断扩大,患者治疗需求未被完全满足。随着科技的进步,血液透析领域也迎来巨大发展,AI辅助诊疗、可穿戴透析设备、新型透析膜材料等有效提升了疗效,降低了患者负担,使治疗理念向个体化、精准化转变。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会议,助推区域治疗同质化,同时借助远程医疗与数字化管理,以满足患者基本治疗需求,避免“急症难医”的困境。
研讨会上,日方专家的分享引发关注。
在杨剑明主任的主持下,林利郎部长多维度剖析了日本的血液透析现状,着重介绍了日本在高质量血液透析领域的技术新进展,包括先进的透析设备、优化的透析流程以及精准的个性化透析方案制定原则等。
这些宝贵信息的分享,使与会者深刻认识到日本在血液透析寿命和透析质量方面位居国际前列的实际操作方法,也一窥日本透析中心在经营管理上的独到之处,为我国透析中心的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借鉴方向。
在马焕新主任的主持下,郁赛杰先生则聚焦于血液透析设备关键技术进展,以《血液透析设备关键技术进展——日本经验》为题展开报告。
郁先生解读了日本在透析设备研发与应用方面的前沿成果,从设备的精密过滤技术、智能化监测系统,到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保障机制等,全方位展示了日本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为我国血液透析设备的升级换代和技术改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在王永红副主任的主持下,杨剑明主任的《重新审视透析充分性:蛋白结合毒素特性剖析及清除策略》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为研究透析充分性提供了新的全局视角。
杨主任剖析了蛋白结合毒素对透析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影响的特性,并分享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清除策略,为提升透析质量和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讨论交流环节气氛热烈。陶新朝先生做出会议点评及总结。
与会人员围绕日方专家的分享以及国内透析领域的实际问题,结合各自医院的临床实践,交流了在透析患者管理、透析技术和设备应用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与挑战,并共同商讨如何将日本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推动我国血液透析事业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中日两国在血液透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为我国血液透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国际视野下经验的互鉴以及管理优化与技术突破的协同发展,相信我国在提升血液透析质量和延长患者透析寿命的道路上将大步前行,为保障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