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有“龙”
在江门江海区密布的河网间,激荡着跨越四百年的龙舟回响。从明代万历年间的外海“八卦八坊”竞渡,到传承三百余年、列入省级非遗的礼乐龙舟,江海龙舟以桨为笔、以浪为墨,在传统习俗与现代竞技的交织中,书写着岭南水乡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即日起,江海高新发布推出“江海龙舟”系列报道,带您探寻深藏于锣鼓声中的历史脉络与时代新章。
01
第一期
天字号“出战”
“江海龙舟”系列报道
首期聚焦礼乐街道
传承百年的天字号龙舟
郭永乐 摄
这条被乡民称为“吉祥之舟”的
赤色蛟龙
用桨声鼓点书写着
代代相传的团结与拼搏
通体朱红的天字号龙舟,静静停泊在礼乐街道的河涌旁。船头墨漆“天”字遒劲有力,赤色龙须与霹雳纹龙角彰显威严。
这艘始建于清代的传统“公龙”,属火。据本地人介绍,其造型龙首高昂,赤须如烈焰飞扬,龙角生霹雳纹,象征祥瑞勇猛,腾雾时穹隆裂帛金痕隐现,似雷部神将执槌破天门,威仪震慑江河。每逢端午竞渡,总能引发万人空巷的盛况。
据记载,天字号龙舟由礼乐街道业兴东里、西龙里等九个自然村共同传承,承载着乡民对风调雨顺的祈愿。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起龙”仪式,青壮年们抬舟入水时齐呼的“扯离佢”(当地俚语:用力划、甩开它),已成为独特的民俗符号。而桡板中央的“天”字,既象征“天之首位”,也寄托着对竞赛头标的追求。
关于天字号的故事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相传清光绪年间的一场逆袭:竞渡中,天字号龙舟一度落后半船身,鼓手双臂发颤,扒丁汗透衣背。危急之际,忽见天穹骤变,云层裂开一道金痕,似有龙形闪光隐现。
河岸乡民仰头惊呼,未及细辨,已闻震天吼声自四方炸响:“扯离佢”——原是南兴坊老少妇孺沿河狂奔,挥汗呐喊。扒丁闻声血脉偾张,鼓点骤密如暴雨,浪涌似赤龙吐焰,竟在最后一转鼓时反超对手。这一“逆境不馁,众志擎天”的精神,在1984年礼乐镇(后改为礼乐街道)国庆龙舟赛上再次印证——年逾百岁的天字号勇夺第三名,续写传奇。
如今,年轻一代接过祖辈的桄榔木桨,在端午“游龙”时击水如雷。舵手谭巨然说:“划龙舟不仅是竞技,更是告诉后人——齐心协力的队伍,永远能劈开风浪。”当金鼓声再次响彻河涌,百年龙舟精神仍在浪花中生生不息。
喜欢天字号的亲在哪里?
评论区留下你的龙舟宣言
一起来威~
来源:江海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