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南昌“00后”大学生小伍同学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南昌市第77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


大学生小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两次配型波折路 终圆生命接力梦

时针回拨到2022年,小伍在南昌红谷滩一辆献血车上,听见红十字志愿者讲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故事。“当时工作人员说配型成功率为数万分之一,我想着,哪怕百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留个生命的火种……”于是他不假思索地留下了8毫升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登记入库志愿者。

2023年5月,当南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时,小伍同学激动不已。“那种感觉就像中了彩票,但比中奖更神圣。”然而,这份喜悦仅持续了半个月,因患者原因,捐献计划戛然而止,让这个向来乐观的体育生感受到了遗憾。

转机出现在2025年4月,中华骨髓库再次传来紧急消息,小伍又一次进入待捐状态,工作人员联系到他时,正在训练场训练的他未等工作人员说完就脱口而出:“我捐!我没问题!”从4月3日接到通知到4月16日确定采集计划,他仅用13天就完成了从高分辨到体检、再到采集准备的全部流程。“就像接力赛到了最后一棒,这次说什么我都要冲到终点。”

完成生命的馈赠 用行动诠释大爱



9日采集当天,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22岁的小伍躺在采集床上,看着血细胞分离机40个循环的运转,23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顺利采集完成,他欣慰地露出笑容。历经两次生命接力的波折,小伍终于完成了这场生命的馈赠。“其实捐献过程就像长跑一样,前期动员剂后会有一点肌肉酸痛的不适症状,但捐献完症状就立即消失了。而且,想到有人会因此重获新生,这些都不算什么!”小伍坚定地说道。

小伍的青春远不止赛道锋芒。2024年省级高校心理健康成果展演现场,他以瑜伽演绎身心对话斩获桂冠;校级征文二等奖证书上,字字凝聚时代观察;两度校级三好学生,蝉联班级奖学金,院级演讲与辩论赛双奖杯;当疫情席卷校园时,他套上红马甲值守宿舍楼,每日搬运百余份盒饭的步履与晨跑的节奏同样坚定。

“当我们选择把造血干细胞交付给陌生人时,就是在证明人类最本真的善意从未消失。”小伍同学用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理解。如今,他书桌上的考研资料旁,静静躺着一封来自中华骨髓库的荣誉证书,在初夏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