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佤邦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中国云南照亮佤邦”的故事,据说佤邦的大当家鲍有祥连睡觉都要在枕头边放个中国地图。
有人偷偷问他为什么,他笑着回答:没有中国,佤邦人夜里连路都走不了。
鲍有祥还真没说假话,佤邦这里无论是水电站还是橡胶林,就连学生读书的课本还有感冒药几乎都是中国给的。
这就让人好奇了,鲍有祥这个佤邦汉子,为啥把中国当成“救命稻草”?他和中国的缘分又是从哪来的?
战火下的跨境逃亡
1959年,缅甸边境局势如火如荼,国民党残余势力邱鸿斋部把缅北地区当成了“粮袋子”,带着手下在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当时的鲍有祥只有10岁,他父亲是缅甸昆马地区小部族的首领,因为在当地有点话语权,所以被邱鸿斋给盯上了。
原因无他,邱鸿斋打算杀鸡儆猴,把首领给灭了,他就更能在当地肆无忌惮了。
一天晚上,太阳刚落山,村子里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还有四处叫骂的声音。
鲍有祥从屋里跑出来,就看见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冲进村子,带头的正是邱鸿斋,他骑着马,对着村里的老百姓凶狠的大骂:把艾嘎给我交出来!
鲍有祥的父亲艾嘎藏在地洞里才躲过一劫,但是家里已经被国民党兵砸的满地狼藉了,他看着面前的这一切,长叹了口气:我们往中国逃吧,这里已经没法待了。
那天晚上,小小的鲍有祥跟着爸爸妈妈往我们国家的云南跑,一家人一路上提心吊胆的,白天都不敢上大路,最后成功的跑到了云南沧源县岩丙寨。
岩丙寨的村民问清楚缘由之后热情的招待了鲍有祥一家:你们就先住在这,好好的休息几天,明天村长安排孩子上学,这么小的孩子可不能不念书。
鲍有祥休息好了之后,被村长带着去了岩丙寨小学,不管老师教什么,他几乎都是一点就通。
学校老师都非常喜欢他,还给他取了个中文名字,也就是现在的“鲍有祥”,这名字背后的寓意是一生平安吉祥。
那个时候也是鲍有祥第一次接触了汉字,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段学习经历也给鲍有祥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鲍有祥一家子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两年,中缅政府也联手清剿了缅甸昆马地区的国民党残余部队,昆马地区又回到了之前的样子。
得知消息的艾嘎决定带着一家老小重返昆马:我真的非常谢谢中国愿意收留我们一家,但我也该回去承担我的责任了。
从娃娃兵到佤邦话事人
回到昆马的鲍有祥并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虽然把国民党残余部队赶走了,但是缅甸地方武装混战一直陆陆续续。
17岁那年,鲍有祥亲眼看见国民党残部又来村子抢粮食,还杀了他的一位族叔。
鲍有祥脑子里面想的是云南的老师教他的道理,血气方刚的他偷偷翻出父亲藏在炕底的土枪,带着几个青年摸黑摸到敌军据点,端了对方的弹药库。
这是鲍有祥第一次搞革命,也正是这一次的胜利,缅北的老百姓几乎都知道了鲍有祥的名字。
他也大大方方的号召更多人加入自己的队伍:我们如果不想受欺负,老百姓想活命,就要跟着中国红军学,自己把这里的天下打出来!
1966年,鲍有祥组建了自己第一支“部队”,虽然说是部队,但是里面只有20多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青年。
支撑着这支部队活下去的是他们的信念还有当地的老乡偷偷的给他们送苞米糊。
至于扩充部队里的武器?鲍有祥带着那些青年摸黑在战场上捡一些残骸,慢慢的,这场仗就这么打下去了。
两年之后,缅甸共产党在缅北扩大势力,鲍有祥瞅准机会带着人马加入,这次总算是成了正规军。
他那个时候和中国支援缅北的军事顾问学战术,带着手底下的战士们练队列,甚至把《论持久战》倒背如流。
到了70年代,他手底下已经有了几百号人,但他还是每次打仗都扛着中国援助的56式冲锋枪冲到第一线。
1989年,缅共内部矛盾激化,鲍有祥带着亲信脱离缅共,成立佤邦联合军,自封总司令,当时缅甸政府都不敢相信他会这么大胆。
鲍有祥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带着手底下的战士去云南边境“认亲”,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云南的洗衣粉,四川的豆瓣酱等日杂慢慢的出现在他那里。
后来鲍有祥在当地给孩子们建学校,那时候用的都是中国人教版的课本。
最绝的是他把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照搬了过来,先勐波县划出一片地,鼓励中国企业过来开场子,而且前三年不收税。
这还真的让他把当地的经济给搞得红红火火,90年代末佤邦都建出了第一个水电站。
鲍有祥可比任何人都聪明,他见识过中国的教育体系有多强大,也知道中国的政策有多好,所以他就要跟着“中国老大哥”走。
2005年,中国农业技术队带着橡胶树苗和咖啡种子教他们怎么种,鲍有祥撸着袖子跟在技术队后边下田。
中国工程队还带着挖掘机开进了佤邦,帮着他们修路,当时工程队的工作人员还笑着告诉鲍有祥:要想富,先修路!多读书,多种树!
2008年第一批橡胶林开割,鲍有祥都快激动的哭出来了:这一下子佤邦人能够靠种树换钱了,再也不用盯着那片……
剩下的话他没说,他知道,之前的种种也都该翻篇儿了。
最让鲍有祥感慨的是2013年,云南电网通过跨境线路向佤邦供电,那天晚上开始,邦康市的路灯彻夜通明。
鲍有祥特地告诉当地的老百姓:以后我们佤邦人再也不用摸黑过日子了,只要中国电网不断,佤邦的灯火就不灭,孩子们晚上都能看书了!
从背着土枪打游击的少年,到掌控佤邦军政大权的领导人,鲍有祥在这条路上走了20多年,他时常感叹:这20多年虽然有甜有苦,但是我从不后悔,至于我最感谢的,还是中国……
参考资料:
全球通缉毒王鲍有祥 意外以人头担保佤邦全面禁毒.凤凰卫视.2015-02-04.
缅甸佤邦禁毒渴望得到中国政府支持.北京青年报.200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