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日常饮食本应是一件平常事,然而,许多患者却在吃饭、喝水时频繁遭遇呛咳困扰。别小看这一次次的呛咳,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深入了解呛咳背后的原因,掌握科学应对方法,是每一位帕金森患者及其家属的 “必修课”。


帕金森病:震颤背后的吞咽危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这一病理改变不仅引发了患者肢体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典型症状,还会悄悄 “攻击” 人体的吞咽功能。


正常的吞咽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精密协调的生理活动,涉及口腔、咽喉、食管等多个部位的肌肉协同运作。当食物进入口腔后,舌头将食物搅拌形成食团,随后食团被推送至咽部,触发吞咽反射,咽喉部肌肉迅速收缩,封闭气道,同时食管上括约肌松弛,食团顺利进入食管,最终到达胃部。


而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脑内病变,控制吞咽动作的神经信号传递出现异常,支配吞咽肌肉的神经功能受损。多巴胺分泌不足,使得吞咽相关的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变得僵硬、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就像乐队失去了指挥,原本流畅的吞咽 “乐章” 变得混乱无序。患者在吞咽时,咽部肌肉不能及时封闭气道,食管括约肌也无法适时打开,食物或液体就容易误入气道,从而引发呛咳。

此外,帕金森病还可能导致患者唾液分泌异常。部分患者唾液分泌过多,又因吞咽功能障碍无法及时吞咽,口腔内积聚的大量唾液也增加了呛咳的风险;而另一些患者则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出现口干症状,口腔润滑度下降,食物难以顺利形成食团并吞咽,同样容易引发呛咳。


呛咳背后的 “致命威胁”

一次呛咳看似只是短暂的不适,但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反复呛咳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当食物或液体误入气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发吸入性肺炎。进入气道的异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细菌也可能趁机滋生繁殖,导致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不仅会让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长期频繁呛咳还会让患者对进食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导致进食量减少,营养摄入不足,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而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为严重的是,若大量食物或液体突然堵塞气道,还可能引发窒息,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


科学应对呛咳,守护 “舌尖上的安全”

面对呛咳风险,帕金森患者和家属并非束手无策。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呛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在饮食调整方面,食物的性状至关重要。应避免食用过于干燥、坚硬、光滑的食物,如坚果、汤圆等。将食物加工成糊状或软食,既能减少吞咽难度,又能降低呛咳风险。对于喝水困难的患者,可将普通饮用水改为增稠液体,如加入适量增稠剂制成的黏稠饮品,减缓液体流速,便于吞咽。同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细嚼慢咽,给吞咽肌肉足够的反应时间。


在进食姿势上,保持正确的体位能显著降低呛咳几率。患者进食时应尽量坐直,身体前倾约 30 度,这样的姿势有助于食物借助重力顺利进入食管。卧床患者可将床头抬高至少 60 度,严禁平躺进食。进食过程中,头部可微微前倾,下巴内收,这种姿势能使气道变窄,增加气道保护,减少食物误入气道的可能性。

此外,康复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吞咽功能。患者可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如口唇运动训练(抿嘴、鼓腮、伸舌等)、舌肌运动训练、咽喉部肌肉按摩等,增强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一些呼吸训练和咳嗽训练也有助于患者在呛咳发生时,更好地清除气道异物,降低窒息风险。


对于呛咳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借助鼻饲或胃造瘘等方式补充营养。鼻饲是通过鼻腔插入胃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至胃部;胃造瘘则是在腹部做小切口,将胃管直接置入胃内。这些方法虽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和生活影响,但能确保营养供给,避免呛咳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帕金森患者吃饭喝水容易呛咳,根源在于疾病对吞咽功能的损害,而呛咳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作为患者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呛咳问题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患者自身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掌握这些 “救命知识”,就能最大程度降低呛咳风险,让帕金森患者在饮食中重拾安全感,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


中药调理:中西合璧的智慧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调理,为缓解帕金森患者的症状表现开辟了新的途径。王世龙中医师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探索与临床实践,精心研制出了以纯中草药为主的特色治疗方法 ——“五龙震颤汤剂”。中医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病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痰瘀阻络等因素密切相关。


“五龙震颤汤剂”正是基于此理论,通过精准配伍多种中草药,达到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的功效。它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善内环境,与西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西药在迅速控制症状方面效果显著,而中药则侧重于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例如,一些患者在服用西药的同时配合 “五龙震颤汤剂”,不仅震颤等症状得到了更有效的控制,而且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更佳,西药带来的诸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有所减轻。这种中西合璧的治疗模式,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前景。


王世龙中医师说:“如果想采用中医治疗帕金森疾病,进行辨证分型很重要,因为治疗都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一人一方的针对性调理治疗,具体还是需要医生给予相应的诊察,设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以选择的就诊方式分为,来北京面诊和互联网远程视频看诊两种”。


王世龙大夫北京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周六(每个月会去深圳,广州坐诊)

咨询电话:15712958063

微信:bjzyt1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