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时不时地出现腹痛的情况,还常常伴有腹胀腹泻或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他们往往认为这些症状可能只是胃病在“作怪”,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实,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发作,还伴有消瘦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就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了。这些症状可能不是由胃部疾病引起的,而是胰腺出了问题,是慢性胰腺炎的预警信号。


图片来源:123RF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腹部深处,具有消化食物和调节血糖的重要生理功能。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如同身体里有一个持续发炎的“小火炉”,导致胰腺组织逐渐被破坏,属于一种进展性的病理性纤维化损伤-炎性综合征。该疾病的病因与机制复杂,临床病程变化多样,且并发症种类多。

一旦确诊,患者需要接受终身治疗,且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0.68%6.55%的慢性胰腺炎会发展为胰腺癌。因此,即使只发现一个疑似慢性胰腺炎的症状,也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千万别疏忽大意。

今天,健康榨知机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下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什么疾病?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长期的、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症性疾病,它会导致胰腺组织逐渐受损,功能逐渐下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这种疾病会引起胰腺组织的纤维化(即组织变硬、变粗糙)、萎缩(体积变小)、钙化(出现石头样的硬块)、结石(胰管内形成“石头”堵塞通道)等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一个原本健康的器官,就这样逐渐被“侵蚀”和“破坏”,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1. 腹痛

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的胀痛或钝痛,且疼痛往往会向两侧腹部及腰背部蔓延。

在疾病初期,腹痛可能呈现间断发作,也可能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疼痛的强度因人而异,发作时间可能持续数小时或数天。随着胰腺正常组织的坏死及纤维化,疼痛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可能有所缓解。


图片来源:123RF

通常情况下,疼痛会在进食后加重,而在身体坐直或前倾时则会有所减轻

2. 脂肪泻

由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受损,消化酶分泌减少,食物无法被正常分解、从而难以被肠道有效地消化吸收,导致患者可能会排出大量恶臭且油腻的粪便。这类粪便颜色较浅,含有过多的脂肪,所以被称为脂肪泻,也称为油花样腹泻。

3. 消瘦

当发生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情况时,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也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和消瘦。

4.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胰腺受损后,其内分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一旦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功能异常,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因此会患上糖尿病,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

如果以上4种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就需要引起警惕。

慢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胰腺炎发病风险的因素:

1.毒性代谢因素

1)长期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胰腺造成直接损伤,导致胰腺炎症反复发作,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

饮酒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为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胰腺反复出现炎症,进而引起胰腺组织的纤维化和不可逆损伤。

之前的研究表明,饮酒量与慢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男性酒精摄入量超过80/天、女性超过60/天,持续2年或以上,出现慢性胰腺炎相关症状且排除其他病因,医生就会诊断为酒精性慢性胰腺炎

(2)吸烟

吸烟被认为是慢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胰腺,如引起胰腺血管收缩、影响胰腺微循环、促进胰腺纤维化等,从而增加慢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而戒烟则有助于降低这一风险。

(3)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增加胰腺炎的发病风险。高脂血症患者血液黏稠度增加,还可导致胰腺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胰腺炎症。

(4)高钙血症

血钙水平过高可能引起胰腺钙化,导致胰管阻塞,进而诱发胰腺炎。此外,高钙血症还可能通过激活胰酶等机制,加重胰腺的炎症反应。

(5)糖尿病

之前的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会增加患慢性胰腺炎的风险。

2.遗传因素

慢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两代或以上的亲属中,存在至少2个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或至少3个二级亲属(比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患有慢性胰腺炎或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可诊断为遗传性慢性胰腺炎


图片来源:123RF

遗传性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携带某些易感基因,如PRSS1、SPINK1、CTRC、CFTR等基因的突变,这些基因的改变可能导致胰腺组织对损伤的易感性增加,从而更容易发生慢性胰腺炎。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慢性胰腺炎,比如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自身免疫性因素,胰腺分裂、环状胰腺等先天性畸形和胰腺外伤等。

如何治疗慢性胰腺炎?

1.急性发作期治疗

首要目标是有效止痛或减轻疼痛,其次是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胃肠动力、液体治疗、抑制炎症损伤以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减少器官衰竭的发生以降低早期病死率;再次是祛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内分泌及外分泌功能不全、防治并发症等。

在治疗时,医生可能考虑遵循急性胰腺炎相关诊疗指南和共识意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

2.一般治疗

医生可能考虑多维度定量评估疼痛,在管理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戒烟戒酒等基础上,推荐逐渐升阶梯的镇痛方案,并个体化选择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和手段。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控制饮食,包括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过量高脂及高蛋白摄入,并强烈建议戒烟戒酒。

医生可能考虑初期使用胰酶替代(PERT)和抗氧化治疗无效时可能考虑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选择不同的止痛药,由弱到强逐渐升级选择,尽可能口服给药。

3.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治疗

  • 当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而出现脂肪泻(每日大便中脂肪量超过15克)或临床上明显的吸收不良、人体测量或生化检查提示营养不良时,医生可能考虑辅以PERT治疗。PERT首选含高活性脂肪酶的肠溶胰酶制剂为主,医生可能建议进食主餐时一起口服,进食零食时可减量,餐中服用。

  • 疗效不佳时,医生可能考虑让患者加服质子泵抑制剂(PPI等抑酸剂。

4.糖尿病的治疗

  • 改善生活方式:慢性胰腺炎常出现胰腺内分泌障碍而发生胰源性糖尿病(又称为Ⅲc型糖尿病),医生可能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调整饮食结构。

  • 监测和控制血糖:Ⅲc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敏感,且常伴随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因此医生可能考虑积极监测血糖和严格控制血糖。

  • 药物治疗:对于怀疑有胰岛素抵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医生可能建议首选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口服药物效差时,医生可能建议改为胰岛素治疗,并鼓励患者使用长效的基础胰岛素,这类药物尤其适用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慢性胰腺炎患者。

5.营养不良的治疗

  • 营养评估:医生可能建议所有慢性胰腺炎患者计算并筛查体质指数(BMI),并使用筛查表,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锌、镁和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评估,基于营养状态给予个体化饮食管理。

  • 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师可能根据营养状态制定个体化食谱,避免膳食中严格的脂肪限制和高纤维食物,并在PERT治疗的同时,建议少量、多次、高能餐。如果口服不能改善营养状态,营养师在必要时可能考虑进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同时补充相关维生素。

6.内镜介入治疗

对于慢性胰腺炎合并难治性疼痛、主胰管扩张或狭窄、胰腺假性囊肿、结石等,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单纯性疼痛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医生可能考虑优选内镜介入微创治疗,且在6~8周评估疗效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医生会审慎评估各种术式的适应症、风险及并发症:

  • 对于较小的主胰管结石,医生可能考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 对于直径大于5毫米的主胰管阳性结石,医生可能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术(SWL)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对于主胰管狭窄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医生可能考虑将ERCP置入胰管支架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以解除狭窄并充分引流胰液。

  • 当慢性胰腺炎患者出现继发性胆总管狭窄,尤其是合并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或持续1个月以上的胆汁淤积时,医生可能考虑在ERCP下进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同时会警惕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对于无症状的胰腺假性囊肿,可进行动态观察。而对于有症状的胰腺假性囊肿,或出现感染、出血、破裂、胃肠道压迫等并发症时,医生可能选择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或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胃十二指肠壁引流,其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相当。


图片来源:123RF

7.外科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经内科治疗、内镜微创介入治疗后效果不佳的少部分患者,医生可能需要根据其病因、胰管及胰腺损伤情况、结石情况、并发症等,进行多学科联合评估手术指征,个体化评估与手术。

  • 手术时机:对于临床症状突出的患者,早期(<3年)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晚期手术治疗,且相关风险较小。

  • 手术方式:医生可能考虑根据患者的病因、胰管、胰腺及胰周脏器病变特点、并发症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术式选择,主要考虑胰腺切除术、胰管引流术及联合术式3类。比如对于存在顽固性疼痛或并发症(如假性囊肿、胆道梗阻)的患者,医生可能考虑手术干预(如胰管引流术或胰腺切除术)。

慢性胰腺炎治疗期间,后续如何复查?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部分患者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可能发生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或胰腺癌,因此,医生可能考虑长期随访,定期进行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肿瘤标志物、彩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动态监测评估患者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等。

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消化不良吃益生菌管用吗?

便秘、窜稀怎么办?这2个方法,简单有效!

腹胀、腹泻、爱放屁?这种饮食让你的肠道乖乖听话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健康榨知机】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肠道

获取更多相关健康知识

参考资料

[1] 李兆申. 漫漫胰腺路——慢性胰腺炎诊治的热点和难点 [J]. 中国医刊, 2024, 59(3): 233-234.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 [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5, 33(4): 382-394.

[3] Pancreatitis.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pancreatitis/symptoms-causes/syc-20360227

[4]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广州)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 27(12): 1321-1328.

免责声明: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健康榨知机

▇ 关注我们,掌握新鲜有料的健康资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