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新征程,省卫生健康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统领,在省委、省政府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省卫生健康委与新闻媒体联合推出“新征程上看变化·讲述身边的健康故事”系列报道,通过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健康故事,全面展示河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新风貌。敬请关注!

3月31日上午10时许,石家庄市民王先生按自己在河北省胸科医院互联网医院上提前预约好的时间,来到呼吸科张主任的门诊。“不仅预约挂号,看病期间的检查、拿药等缴费,也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王先生说,互联网医院太方便了,省去了一次次排队等候的麻烦。

和王先生比起来,辛集市的刘女士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复诊和拿药。刘女士是一位慢阻肺患者,此前一直在省胸科医院治疗。自有了互联网医院后,她跑医院的次数也大大减少。3月26日是复诊的日子,当天上午她通过互联网医院发起线上问诊,“老朋友”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梁亚充通过视频详细询问了她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效果,并为她开具了线上药品处方单。很快,医院药房药师审核了处方单,并直接快递寄出。

“从排队缴费到预约挂号,从长途跋涉到线上诊疗,在省胸科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互联网医院看病诊疗。”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蔡涛介绍,2018年,医院启动互联网医院筹建工作,2020年12月在省内首批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正式上线运营,并率先开通互联网医院复诊购药渠道。

何谓互联网医院?具体来说,就是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互联网为载体,应用信息手段优化就医流程,为复诊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目前,我们的互联网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三类服务:一是便民服务类,除了常规的挂号、缴费、查询,还有健康科普、慢性病管理、服务反馈等。二是核心医疗类,包括在线复诊、健康咨询、用药咨询、上门护理等。三是远程医疗服务,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蔡涛说,广大患者通过省胸科医院公众号、服务号和官方网站,以及“河北省胸科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即可登录,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


在省胸科医院互联网医院展示区,一名工作人员向来医院的市民讲解如何使用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开设的诊疗科目有哪些?什么样的医生可以参加互联网医院诊疗活动?这是医院考虑的问题,也是患者关注的焦点。

“我们互联网医院的诊疗科目都是根据省里有关要求开设的,都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范围内。对出诊医生,也严格落实资质审核及准入管理。”省胸科医院工作人员连萌介绍,出诊医生不仅要有《医师执业证书》,还必须有至少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目前,医院呼吸内科、肿瘤科、结核内科等47个科室都可以进行网上预约,其中33个科室的267名医生、75名护士,还有22名药师,共同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复诊购药、护理上门、药物咨询、预住院安排、慢病管理和康复指导等服务。

为了确保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省胸科医院定期对从事互联网诊疗服务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卫生健康和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医疗管理相关政策、岗位职责、互联网诊疗流程、信息平台使用与应急处置等。同时明确,严禁医师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要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引导患者线下就诊。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省胸科医院不断完善互联网医院功能。2023年,支付宝端医保结算正式开通,患者使用手机即可自助结算缴费。2024年,率先在省内实现互联网医院的省、市医保双定点管理,正式将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基层有需要,线上找专家。”省胸科医院还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在医联体内搭建了“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同体系”,通过远程等方式将医疗服务前移至基层。采用线上门诊与线下门诊协同管理、线上远程与线下医疗同步排班、“专科+全科”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间的业务联动、优势互补和疾病诊治连续性管理。截至目前,省胸科医院远程协作点已达74家,“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深受医联体成员单位欢迎。


省胸科医院一名医生正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门诊为患者答疑解惑。

“惠医生,您帮忙看看老爷子的症状是否有所好转?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吗?”4月1日11时许,乐仁恒颐康养护理中心医生陈同荣通过互联网医院,联通了省胸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惠让松的远程门诊。80岁的刘大爷股骨颈骨折后,全身皮肤瘙痒,上次远程诊疗惠让松诊断其患有泛发性湿疹,并提供了治疗建议。此次复诊,惠让松通过视频清楚地看到患者的皮肤恢复良好,建议继续采用之前的治疗方案即可。

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互联网医院打破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极大满足了患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便捷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截至2025年3月底,省胸科医院互联网医院累计用户超50万,服务范围遍布全国10多个省份,通过预约挂号、门诊缴费、复诊续方、健康咨询、药品配送等方式,服务患者近5000万人次。2024年全年线上问诊量较上年增长60%。自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以来,患者线上预约挂号率超80%,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60%。

“今后,我们将在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安全监管下,做好互联网医疗安全和质量保障工作,不断完善互联网医院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蔡涛介绍,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打造“无边界线上医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人性化服务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医疗的时空限制,构建虚实结合、高效协同的医疗生态,以更优质的服务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我省“互联网+”医疗服务让患者看病更便捷可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医疗卫生行业也不例外。

那“互联网+”医疗服务如何融合呢?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不断加大互联网医疗应用等,加快推进医疗健康各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互联网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远程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我省开始实施互联网医院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82家互联网医院,累计接诊72万余人次。

2024年2月,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了《河北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围绕互联网医院设置审批、执业登记、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院管理,规范互联网诊疗活动。

为了规范互联网医院运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还专门搭建了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加强医疗机构互联网诊疗医务人员资质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及病历相关资料留存等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近日,河北省胸科医院医生正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科普知识直播。

跨越地理空间、行政区划的“距离”,互联网医院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走出大医院,也实现了让患者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省卫生健康委大力加强远程医疗网络建设,全面推动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应用。推进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对接,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环节,为复诊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目前,我省搭建的省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覆盖,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测等医疗服务延伸至乡村。

推动区域信息共享互认,是破解重复检查,资源浪费的重要途径。对此,在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过程中,省卫生健康委还搭建了河北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群众预约就诊时,医生工作站就会自动弹出患者前3个月内的省内相关检查检验结果,接诊医生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检查检验。自2024年10月以来,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共互认检查检验项目12万余次,有效减轻患者费用负担、节省了就诊时间。

根据群众多元化的护理需求,我省还积极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进一步壮大护理队伍、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推动医护人员为老年、康复等群体提供上门护理。

在此基础上,我省积极探索医院5G技术和医学人工智能应用。2025年,省卫生健康委明确,将深入推进5G智慧急救服务,利用5G移动通信、车载医联网等信息技术,继续对院前急救车辆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并与医院急诊系统、HIS系统等互联互通,实现患者基本救治信息实时传输和远程指导,实现“呼叫即抢救,上车即入院”。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康小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