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年(1805),29岁的昭链袭封成为第八代礼亲王。礼亲王府失火,珍宝及印缦全部被焚。嘉庆帝赐银一万两,同时赐给许多衣帛助他重建府。



昭链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父名永思,原封康亲王。他与魏源、龚自珍、纪昀、袁枚等名士均有往来。父亲礼亲王永恩在乾隆朝时,因受事牵连,从此不大过问政治,以文学艺术自娱。受时代的影响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昭链从小也爱好诗文,但他撰写的诗、文大多散佚,纂辑的《礼府志》也未印成书。昭链勤于笔耕,他留给世人的是一部很有名的笔记《啸亭杂录》,书中记载了大量清朝典故、满族习俗和贵族官员的逸闻轶事。



在生活上,除喜好文学,昭琏还特别喜好戏剧。他不仅是戏迷,还因为过分亲近戏子,受到朝廷言官纠举。他说,这些人迎欢卖笑,虽然是常态,但其中也有深知大义者。

昭琏虽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从小受过系统的教育,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但性格暴戾,妄自尊大,还因此丢掉了王爵。礼王府有个田庄管家姓程,历年并未欠租。但昭链并不满意,想增加他的田租钱。清政府规定国家对农民“永不加赋”。所以庄头据理不从。昭琏恼羞成怒,派护卫到程家抄没家产、拆毁房屋、抢割庄稼,又下令将程家六人圈禁并施酷刑。此事被一封匿名揭帖告到了嘉庆皇帝面前。嘉庆二十年(1815),因虐下获罪,革除王爵,交宗人府禁闭3年,其名下的地产也被悉数没收。

昭琏从此断了走仕途想法,一门心思扑到历史著述方面。他迁居西直了大街路北一座不太惹眼的宅院,自号“汲修主人”“檀樽主人”,从此终生著书写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