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金城战役,李九龙接到命令,上级让一营去夺回北山阵地。

当时的一营刚刚夺下敌人404团的阵地,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就要马上奔赴下一个战场了。此时的战士们伤痕累累、疲惫至极,但精神都非常好。

大家知道,这场战斗结束之后,他们就能回家了。



面对上级的命令,李九龙没有犹豫。他将刚占领的阵地交给来接手的友军,自己带着部队马上奔赴北山阵地,执行上级的命令。

经过一番苦战,北山阵地终于夺下来了,但一营此时也只剩下了43人,李九龙将43人合编成一个排,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谈判开启

1951年,第五次战役开始了。李奇微充分了解我军之后,认为抓住了我军的弱点,针对我军开创了礼拜攻势和磁性战术。

在战役一开始的时候,敌人丝毫没有想要留下和我军打的意思,而是纷纷坐车逃窜。在我军看来,敌人的行为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战斗既然已经开始,敌人怎么样我们是管不着的,我们能做的就只是执行好自己的战术。

然而志司还是从敌人的行动轨迹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志司发现,敌人明明有能力甩掉我军,却一直任由我军追在他们身后,似乎害怕我军追丢了。



敌人的行为让彭老总心生警惕,自从李奇微上任之后,他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深意。

彭老总不敢让部队继续追下去,于是在察觉到敌人的不同寻常之后,他马上给部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然而谁都没想到,撤退的命令还是下达得太晚了,敌人的反攻已经开始了。



敌人就是要趁我军消耗掉大量粮食和弹药的时候,转身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李奇微对自己的战术洋洋得意,认为这次一定能将我军赶回三八线那边,甚至直接打过鸭绿江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他这次的目标,就是我军的主力部队。如他所料,我军确实陷入了危机。



铁原这边,由于防御线没能完成,敌人长驱直入朝铁原而来。铁原是我军后勤中心,也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一旦敌人占领了铁原,我军就要撤到无天险可倚的平原地带。到时候敌人要是发起进攻,机械化的钢铁洪流一来,我军绝对抵挡不住,只能退到鸭绿江边。



所以铁原不能退,也无法退。守住铁原,不仅是遏制住了敌人继续前进的机会,还是保住了我军的后方基地。

我军在铁原有大量的后勤物资,一旦敌人来了,我军就必须将这些物资炸掉。这是国内老百姓省吃俭用送到前线的,我军绝不可以轻易放弃。



而另一边的华川防线也被突破,第九兵团陷入了即将被敌人包围的危机中。

关键时刻,彭老总将63军调到铁原,黄朝天在华川自发承担起阻击敌人的任务。

事实证明,黄朝天的决定非常正确。一旦当时他没有选择在华川挡住敌人的进攻,那第九兵团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要知道,当时第九兵团的机关、后勤、医院和伤员都还处于敌人的包围圈里,第九兵团还有大批主力部队也没能撤退。

要是华川没有人挡住敌人,那第九兵团很可能会被敌人一锅端。黄朝天以他高超的战略眼光,成功保住了第九兵团。



在第五次战役最后的两场战斗中,战士们用所剩无几的弹药,硬生生挡住了几倍于自身兵力的进攻。我军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精神,连敌人都佩服。

第五次战役结束了,双方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敌人为了能拿下我军的阵地,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战斗结束之后,看到这样的伤亡情况,美国政府再也绷不住了。

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力损耗,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料中的收益,美国有了想要停战的想法。所以政府授意李奇微,主动和我军提出了停战的请求。

对于美国的这个请求,我国也是反应迅速。



最后一战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马上组织了代表团去朝鲜谈判。对于这场谈判,毛主席早就有了拉扯很久的预料,他告诉彭老总,要以打促谈,边打边谈。

敌人在谈判桌上提出的条件,很大程度上和我军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挂钩的。



一旦我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敌人在谈判桌上马上就能嚣张起来。要是我军在战场上表现得好了,敌人在谈判桌上就嚣张不起来。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这场注定艰难的谈判就开始了。事实和毛主席预料的一样,敌人一开始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



他们本来是想主动提出谈判,等我军拒绝之后,将大义抓在自己手里。所以在第一次谈判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很多离谱的条件。

代表团自然不会同意,但也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实现。所以即便否决了敌人的条件,代表团还是坚持要和敌人谈判。



而此时战场上,敌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因为第五次战役的伤亡太大了,所以我军采用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双方将战斗控制在一定规模内。

上甘岭战役之后,敌人已经意识到无法战胜我军了。他们很清楚,继续这样下去,不过就是双方耗着罢了。



但这样单纯耗着,对美国是没有丝毫好处的。所以美国选择了退步,在1953年的时候,谈判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双方即将签订停战协议。

然而就在这时候,李承晚突然变脸,不仅无辜扣押俘虏,还不承认停战协议的合法性。



为了让停战协议能顺利签订,也为了粉碎李承晚的野心,我军决定发起金城战役。

而李承晚的行为也激怒了美国,所以美军并没有介入这场战役。

然而此时的南朝鲜军,战斗力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当初李奇微觉得南朝鲜军战斗力太差,专门派人训练过他们。



虽然南朝鲜军比不上美军,但已经不是抗美援朝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被我军轻松击败的敌人了。

但我军连美军都不怕,还会怕南朝鲜军吗?

战斗刚一开始,我军就以绝对的实力占了上风,但敌人的反击也很快就来了。



毕竟是在敌人的主场,一时间双方拉锯在一起,敌人反扑的势头非常猛。

李九龙所在的1营隶属于45军,他们在这次战斗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敌人的人数比我军要多得多,李承晚甚至还专门换上了美式装备。

这样一来,我军想要夺取阵地的难度就加大了。



李九龙带领部队去夺取北山阵地的时候,他们整个营只剩下了530人。但他硬是靠这些人,将阵地从美式装备的敌人手中夺了过来。

哪怕拿下阵地之后,他们只剩下43人,他也没想着要下去休息。这43人重新编成了一个排,誓与阵地共存亡。



金城战役以我军的胜利结束,金城战役胜利后,停战协议顺利签订,李九龙也跟着部队回到了国内。

55年大授衔的时候,已经是副团长的他被授予少校军衔,1994年他被晋升为上将。

从军这么多年来,他为部队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收局之战,金台资讯,2023-07-09
猛攻金城:志愿军如何打大规模进攻战,彭洲飞 田娇艳,2024年02月26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