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的古董交易市场,曾经有一个让所有人闻风丧胆的名字 ——“宋氏四兄弟”。这四兄弟,凭借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心狠手辣的手段,在洛阳的古玩界只手遮天长达二十余年,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社会秩序,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段惊心动魄的 “宋氏四兄弟” 覆灭记,揭开背后隐藏的黑暗与罪恶。
厨师父亲与初涉社会的兄弟
宋家四兄弟来自河南长垣,他们的父亲宋振志是洛阳水席名厨,在当地小有名气。宋振志对洛阳水席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洛阳水席活化之体的见证人和传承人。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老大宋彦彬起初也跟随父亲学习厨艺,成为一名餐厅厨师。然而,厨师的工作既辛苦,收入又微薄,年轻的宋彦彬不甘心于此,开始寻找其他的 “致富之路”。
而老三宋彦庆,性格与老大截然不同。他行事高调,甚至有些嚣张跋扈。早年,宋彦庆因腿部残疾,行动不便,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在社会上闯荡。
他曾在火车上从事小偷小摸的勾当,后来跟着大哥宋彦彬涉足倒卖文物的行当。与大哥的低调谨慎不同,宋彦庆的张扬让宋氏兄弟的名号逐渐在一些灰色地带传开。
从倒卖文物到暴力掠夺
上世纪九十年代,洛阳地区盗墓之风盛行。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下埋藏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吸引了众多不法分子的觊觎。白马寺董村一带,古墓众多,成为盗墓者频繁光顾的地方。
当时,村子里的耕地几乎都被盗墓者挖了个遍,灌溉时经常能发现地里的盗洞,洞中的碎瓷片见证了这里曾经遭受的疯狂掠夺。
宋彦彬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 “商机”。他开始低价收购盗墓贼手中的文物,再转手高价卖给南方的文物贩子,就这样,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着生意的逐渐扩大,宋彦彬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和老三宋彦庆开始组织起自己的势力,将一些盗墓者和文物贩子纳入麾下,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文物犯罪团伙。
1997 年 7 月,一件事让宋氏兄弟的恶名进一步传播开来。当时,盗墓者董洪杰挖出了一块北魏石棺板,上面雕龙画凤,工艺精湛,一看便知价值连城。古玩贩子闻风而动,有人出价 20 万元收购。
宋彦庆得知此事后,竟带着十多人,手持枪支闯入董洪杰家中,强行要求对方退出交易,并以 24 万元的价格将石棺板据为己有。这种暴力掠夺的行为,让宋氏兄弟在古玩界树立了 “权威”,也让更多人对他们心生畏惧。
权力的庇护与罪恶的膨胀
如果说宋彦彬和宋彦庆在明面上为非作歹,那么宋家的老二宋彦海和老四宋彦洪则在暗地里为他们撑起了保护伞。
老二宋彦海,早年拜在洛阳意拳名家杨绍庚门下习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凭借着出色的武术技能,宋彦海在洛阳警校的比赛中屡屡夺冠,随后被调至河南武警总队担任搏击队总教练。
他的晋升之路与普通警察不同,一路顺风顺水,后来更是官至洛阳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还曾任孟津县公安局长。
老四宋彦洪,起初是一名商场合同工人,1995 年进入洛阳市公安局工作,1996 年被正式招聘为警察,先后在刑警支队、禁毒支队任职。
宋彦洪的岳父曾是洛阳市的一名市级领导,尽管其岳父现已退休,与宋彦洪的违法犯罪行为并无关联,但宋彦洪进入警界的过程却充满了疑点,背后是否存在猫腻,至今仍有待深入探究。
自从老二和老四进入公安系统后,宋氏兄弟的犯罪行为变得愈发猖獗。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为大哥和三哥的文物犯罪活动提供庇护。无论是警方的内部消息,还是执法行动的安排,宋氏兄弟总能提前知晓,从而屡次逃脱法律的制裁。
在他们的运作下,一个以兄弟血缘为纽带,“两警两黑” 为背景,文物犯罪为主业,暴力犯罪为支撑的家族犯罪团伙逐渐形成。
“12・10” 专案的艰难推进
2002 年 11 月底,公安部接到一封举报信,信中称洛阳有一条从河南经广州过香港流向海外的文物通道,有人将从古墓盗挖的汉唐文物,包括堪称国宝的 1.2 米高的三彩马等数百件价值不菲的文物倒卖出境。举报信的末尾,还附上了宋家兄弟和一名警方人员的电话。
这封举报信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立即做出批示,洛阳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将此案命名为 “12・10” 部督文物大案。
专案组经过艰苦的调查,逐步锁定了以宋彦彬、宋彦庆为首的文物犯罪集团,并查明了他们的四级盗卖网络:第一级是当地盗墓的村民;第二级是组织这些村民的文物贩子;第三级是以宋氏兄弟为首的犯罪集团,他们垄断了当地的古玩市场;第四级则是与宋氏兄弟合作的广东文物贩子,负责将文物走私出境并拍卖。
截至 2004 年初,专案组共抓获涉案嫌疑人 91 名,掌握该团伙各类刑事犯罪案件 164 起,缴获各类文物 565 件,14 名犯罪嫌疑人移交检察机关起诉后均获刑。然而,就在案件取得阶段性进展时,专案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内部阻力与保护伞的黑手
2004 年,正当 “12・10” 案朝着胜利的方向推进时,一系列诡异的事件发生了。先是数名主犯逃脱抓捕,紧接着,专案组的多名骨干成员因 “经济问题” 被调查。其中,专案组核心成员张建岳一度被 “双规”。
最终,洛阳市公安局数位官员与骨干民警被调离原岗位,公安部部督大案就此搁浅。
原来,宋氏兄弟的背后有着更为强大的保护伞 —— 时任河南省纪委第五监察室主任的王文海。
王文海与宋氏兄弟以及洛阳市公安局缉私大队大队长曲金华关系密切。曲金华不仅收受宋氏兄弟的贿赂,还直接参与了他们走私文物的勾当。在关键的抓捕行动中,正是曲金华向宋氏兄弟通风报信,导致主要嫌疑人全部逃脱。
而王文海为了保护自己的 “利益集团”,以调查 “小金库” 为名,对专案组进行打压。他亲自带队突击检查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小金库的问题,使得专案组核心成员十余人均被双规,遭到迫害后均被调为非核心工作岗位,有的被派去监管人防工程,有的负责喂养警犬,还有的被下放到基层派出所工作。
在王文海的庇护下,宋氏兄弟的黑恶势力不但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愈发壮大,他们在原有黑产的基础上,又涉足非法采矿、房地产等行业。
老三宋彦庆在 2004 年被判处 5 年 6 个月有期徒刑,但仅仅过了两个月,就被保外就医。老二宋彦海、老四宋彦洪则丝毫未受到牵连,王文海更是平步青云,先后担任河南省政法委副书记、河南省司法厅厅长等要职。
正义的接力与扫黑除恶的决心
时间来到 2021 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全面开展。中央第九督导组的介入,为 “宋氏四兄弟” 案的重启带来了转机。
2021 年 7 月 14 日,原河南省司法厅厅长、党委书记王文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随着王文海的落马,宋氏兄弟的案件再次被提上日程。
2021 年 12 月 2 日,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发布通告,按照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九督导组督办要求,由河南省公安厅牵头,调集省厅刑侦总队、洛阳、南阳、平顶山等多市精干力量组成 “9.16” 专案组,对以宋彦彬、宋彦海、宋彦庆、宋彦洪为首,曾任河南省司法厅厅长的王文海、曾任洛阳市公安局缉私大队大队长的曲金华为保护伞的犯罪团伙案件进行重新侦办。
此次重新侦办,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扫黑除恶的坚定决心。专案组的民警们不畏艰难,重新梳理案件线索,走访大量证人,收集了大量新的证据。在他们的努力下,宋氏兄弟及其团伙的罪行逐渐浮出水面。
捉拿归案与审判
经过专案组的不懈努力,宋氏兄弟团伙中的老四宋彦洪等数十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被抓获。老二宋彦海也被纪委监委留置审查。
然而,老大宋彦彬和老三宋彦庆早在 2018 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时,便逃亡海外,至今未能归案。尽管如此,他们的逃脱并不能阻挡正义的脚步。
2023 年 7 月 31 日,洛阳市宋氏四兄弟涉黑案在南阳市中院开庭审理。当日上午,数十名嫌疑人出庭受审。经过数月的审理,2023 年 11 月 21 日,该案一审宣判。
担任洛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的 “宋老二” 宋彦海犯 16 宗罪,合并有期徒刑 84 年 5 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 25 年,并处罚金 513 万元,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4 年;
原民警 “宋老四” 宋彦洪犯 7 宗罪,合并有期徒刑 45 年零 2 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 23 年,并处罚金 300 万元,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3 年;该团伙剩余 39 人也悉数获刑。
这一判决结果,大快人心。它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也给那些妄图通过违法犯罪谋取私利的人敲响了警钟。虽然宋彦彬和宋彦庆仍在逃,但警方表示,将继续加大追捕力度,誓将他们绳之以法。
守护正义与文物安全
洛阳 “宋氏四兄弟” 涉黑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式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它的影响深远,不仅对洛阳当地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也给国家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损失。
这起案件的侦破,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黑恶势力无论多么猖獗,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这起案件中深刻反思。在文物保护方面,如何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遏制文物犯罪的发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司法系统内部,如何加强廉政建设,防止权力滥用,确保执法公正,也是我们必须持续关注的重点。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洛阳 “宋氏四兄弟” 的覆灭,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是法治社会的必然结果。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类似的黑恶势力将无处遁形,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