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把持曹魏朝政后,先后兴兵灭掉了蜀汉和东吴,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了晋朝。但是,司马晋并没有将大一统的局面维持很长时间,“八王之乱”后,国力大伤,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进入中原。晋国被迫南渡,从此偏安一隅,虽然有过数次北伐,但始终没能收复中原。
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中,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对汉人进行了极大的压迫,特别是石虎在位期间,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老百姓几乎活不下去了。石虎死后,后赵大乱,冉闵趁势而起,建立冉魏政权,并将石氏灭族,还处死不少胡人,因此,有不少人把他称为“民族英雄”。
那么,冉闵是否配得上这一称号呢?史籍上漏记了哪些内容呢?1990年河南偃师县城关镇杏元村东砖厂出土了一块石碑,专家根据碑文内容,确定它镌刻于北魏年间,墓主人正是冉闵的后代染华。
此墓志全称《惟大魏孝昌二年岁次丙午十一月丙申朔己酉故镇远将军射声校尉染府君墓志》,刻立于孝昌二年(526年),志青石质,长、宽均为58.5厘米,厚9.5厘米,楷书铭文共25行、满行25字,总计553个字,字径大小约2厘米,染即冉姓,冉华是冉闵的玄孙。
此墓志的出土填补和纠正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和错误,《染华墓志》记述了冉闵的祖先来历、死后谥号和子孙下落,推翻了“冉闵屠胡数百万,子孙被胡人报复杀尽”的通常认知,而且《晋书》《资治通鉴》等不曾提及的冉魏历史也可见于此墓志。
根据此墓志所述,冉闵的远祖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是周文王姬昌的少子冉季的直系后人。其父冉良12岁时被后赵军队俘虏,石虎收为养子,改石姓,所以冉闵即为石闵。在占据邺城后,他改回冉姓,为了稳固统治,冉闵下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
不夸张地说,冉闵不论是杀胡还是用胡,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他对于“华夏正统”“汉人”并没有多少情结,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冉闵正式封自己的儿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汉族大臣韦謏反对冉闵恢复大单于的做法,结果和儿子韦伯阳一起被冉闵杀死。
冉闵称得上乱世“枭雄”,但如果说他是“民族英雄”,恐怕过誉了。《染华墓志》是北魏墓志中的精品,书法价值同样极高。用笔遒劲爽逸,方圆兼备,刚健与灵动兼备,还保留几分隶意。笔画起收自然,结构舒展欹侧,动势十足,值得临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