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产区太空蒜眼下大面积开挖了。太空蒜是中熟蒜种,比杂交蒜早上市十来天。



这几年早上市的太空蒜价高量大,蒜农尝到了甜头。就说2023年,5月中旬太空鲜蒜卖3块2,杂交蒜才2块3。

好点的地,太空蒜亩产鲜蒜3600斤以上,亩收入12000元上下。同期杂交蒜亩收入也就六七千,差距明明白白摆着。今年先看蒜薹行情,太空蒜薹上市卖1块到1块2。



一亩地蒜薹收入300到400元,杂交蒜薹晚一周上市。地头价6到7毛,远点的地方才3到4毛,拔一天才卖几十块。

不过鲜蒜价差大,干蒜入库后价差会慢慢缩小。眼下测产测了鱼山街道葛村和王庄村,后续还要测其他乡镇。



样本一数据挺亮眼,鲜蒜单产3875斤,成干率65%。

折合干蒜单产2519斤,比去年增产14.5%,明显增产了。



样本二鲜蒜单产3821斤,和去年差不多,算平产。王庄村地块去年没减产,今年数据也还行。

初步看今年太空蒜增产,幅度在15%以内,不算特别猛。同样地质条件下,大蒜头单重差不多,王庄的单重还大点。但王庄地块行距太大,最终单产受了影响,密植还是得合理。



你说说,同样种地,管理细节多重要,不然产量上不去。

现在太空蒜占比越来越大,大家都奔着早上市高价格去。可要是都种太空蒜,集中上市时价格会不会受影响?



杂交蒜虽然晚熟,可耐储存,后期行情谁说得准呢?就像蒜薹,太空蒜卖高价时,杂交蒜贱卖没人要。农民心里都有本账,可市场行情变幻快,风险也得防着点。

从测产看,科学种植很关键,密植不当产量就掉链子。这几年太空蒜带来的收益看得见,可种植结构单一化咋办?万一遇到极端天气,或者市场行情反转,损失谁能担得起?

数据摆在这,增产是好事,可背后的市场风险不能忽视。蒜农们都盼着多赚钱,可种地不光靠干劲,还得会看市场。后续其他乡镇的测产数据啥样?

增产能不能持续?这些都得接着看,种地的门道多,每一步都得谨慎。

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市场行情,这都是蒜农的心头事。想知道更多产区动态和天气对大蒜的影响,记得常来看看。

以上数据是初步采样结果,实际情况可能有差异,仅供参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