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油菜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稻茬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进行了集成示范田间实收测产,采用两段式收割方法平均亩产达183.41公斤。
据了解,该项目集成示范田面积达106亩,选用西南大学油菜团队自主选育的耐迟播、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渝油342”。该品种籽粒特大,具备抗倒伏、抗裂角、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等优点。
根据重庆市农学会、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梁平区农业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建议,分别进行了两段式和一次性收割实收测产。
两段式收割是在油菜75% - 80%角果转黄时,先用割晒机割倒,一般晾晒4-5天后再进行捡拾脱粒。其具有机械损失率低、适收期灵活、清选效果好、提升油品质量等优势。
一次性收割则是在油菜成熟度达90%时进行,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秸秆还田等工序。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便捷,大大降低收割成本,作业效率高。
专家组依据农业农村部《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通过实收面积测量、称重、水分测定、取样测杂质率等环节,经实测认定,两段式收获平均亩产达183.41公斤,一次性收获平均亩产为149.92公斤,两者亩产差距为33.49公斤。这组数据直观体现了两段式收割在提升油菜产量方面的优势。
全国油菜著名专家、西南大学油菜团队主要负责人李加纳教授介绍,今年春季温度较往年持续偏低,导致油菜收获期整体推迟15天左右。此次两段式收割亩产突破183.41公斤,证明选用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渝油 342”,并配套种肥一体化精播密植、根冠协调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作业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形成稻茬早熟油菜良种、良法相配套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发布的数据显示,重庆市2024年油菜平均亩产139.37kg。这次的油菜品种采用的短生育期早熟油菜,实现183.41kg的亩产量,单产取得重要突破。
专家组表示,此次稻茬早熟油菜两段式收割单产取得的重要突破,为重庆乃至全国油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示范。下一步,我市相关部门和高校科研团队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栽培技术,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实习生 王文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