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地白粉病比较普遍,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在‘一喷三防’的时候,可以加入三唑类药剂防治,以缓解病虫害和干热风的叠加影响。”沁阳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丹现场指导农户。
5月8日,农技专家来到沁阳市西向镇北鲁村种粮大户陈阳光的大田里,九百余亩麦苗随风摇曳,土壤墒情良好,为应对干热风对麦苗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专家现场指导陈阳光调配药物比例,科学开展以防治干热风和病虫害为主的“一喷三防”。
近日,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当前,沁阳市小麦处于灌浆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我市小麦正常灌浆,沁阳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专家组,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田间地头,现场把“麦”问诊,指导农户科学灌溉、做好“一喷三防”,提升麦田科学管理水平,保障全市夏粮稳产增收。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辆满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开始作业,一道道“药雾”从天而降,细腻均匀地覆盖在小麦叶面上。
“‘一喷三防’前期以赤霉病防治为主,本次‘一喷三防’以白粉病防治为主,推荐农户使用吡唑醚菌脂+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李丹介绍道。
灌浆期是决定小麦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易受病虫害侵害的时期,直接影响着小麦籽粒饱满度和产量的高低。为确保“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和措施及时落实到位,除了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洒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外,农户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水。
“在干热风来临前,浇水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有效减轻和缓解干热风造成的危害。注意浇水量不宜过大,避免田间积水,以防造成小麦烂根早衰和后期倒伏。此外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中微量元素+黄腐酸(FA),可以养根护叶,减小蒸腾,提高小麦灌浆速度,增强小麦抵御干热风的能力,防止叶片早衰,和避免小麦‘缺素症’。”沁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双平说。
在陈阳光的麦田里,记者看到虫情测报仪、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等科技设备,这些科技设备的应用为小麦田管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夏粮丰收带来了更多希望。
此外,在现场,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小麦田间测产工作,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今年小麦长势、亩穗数、穗粒数进行抽样测产调查,以准确掌握今年小麦产量。
据了解,沁阳市小麦种植面积达34.44万亩,经过3轮“一喷三防”,病虫害比往年较轻。由于小麦返青以来,降雨量较小,农业、气象、电力等多部门联动,及时发布苗情、墒情、病虫情报,全力以赴抗旱浇麦。农业部门还组织37名技术人员到各乡镇(街道)指导科学抗旱浇水、病虫害防治工作,并结合“一喷三防”,有效防治干热风,积极引导农户准确把握旱情农情,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全力筑牢夏粮丰收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