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履行承诺,图们江上的新大桥正式破土动工。

目前俄乌局势逐渐趋于平静,俄罗斯刚刚宣布收复库尔斯克,并认可朝鲜对前线的援助后,就马上启动了图们江大桥的建设工作,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深意?这座大桥又将如何影响我国?

«——【·“跨越边界”的宏伟工程·】——»

2025年4月30日,俄罗斯与朝鲜共同开启了图们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工程。

这座连接朝鲜罗先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桥梁,横跨图们江,预计总长度为850米,总投资高达9100万美元,由俄罗斯索契公司TonnelYuzhStroi负责实施。

按照计划,整个项目将在2026年夏季完工,届时两国之间的人员交流和物资运输将实现质的提升。



回顾历史,朝鲜与俄罗斯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一座建于1959年的老式铁路桥进行陆路连接,这座桥被人们称为“友谊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座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贸往来的实际需求。

其实,关于新桥的构想早在2015年就被提出,但由于朝鲜第四次核试验等事件的影响,这一计划一度被搁置。

直到2024年6月普京访问平壤时,这个项目才最终敲定。

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值得玩味。

当前,俄罗斯在西方严厉制裁下急需寻找新的经济伙伴;而朝鲜同样因国际社会的孤立而渴望突破发展瓶颈。

自2024年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以来,俄朝两国关系显著升温,特别是在朝鲜派遣军队参与俄乌冲突之后,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

在这个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作为同时与俄罗斯和朝鲜保持友好关系的中国,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图们江大桥不仅是俄朝双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中俄朝三方协作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

那么,这座桥梁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中国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实际利益呢?



«——【·新桥带来的利益·】——»

毫无疑问,这座横跨图们江的大桥将为俄朝两国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

对于长期面临经济困境的朝鲜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有望促进人口流动、旅游业发展以及商品流通。

而对于俄罗斯,尤其是其远东地区而言,新桥将大幅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确保各类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

据分析,大桥建成后,俄朝边境贸易额有望翻倍增长,朝鲜还可能向俄罗斯输送更多劳动力,借此获取宝贵的外汇收入。



不过,这项工程最值得关注的潜在受益者或许是中国。

多年来,中国一直希望通过图们江出海口进入日本海,为东北内陆地区开辟一条直达海洋的通道。

2024年5月的中俄联合声明明确提到,将与朝鲜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展开建设性对话。

尽管措辞谨慎,但这一表述传递出了积极信号。

实际上,这条水上通道并非空谈。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根据1886年的相关条约,中国的船只曾通过图们江直接进入日本海进行捕鱼和贸易活动。

清末民初时期,珲春地区曾是东北亚重要的商贸中心。

直到1938年日俄张鼓峰事件后,这条黄金水道才被迫中断,至今已有近九十年。

如果图们江通道得以重新启用,东北亚经济合作格局将被彻底改变。

三国在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中国东北地区盛产钢铁、木材、煤炭、粮食和机械产品;朝鲜在图们江至清津沿线布局了采矿、有色金属、林业和水产品加工业;俄罗斯远东地区则拥有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资源。

更重要的是,通过日本海,图们江三角区将与韩国釜山、浦项以及日本函馆、秋田等沿海城市形成紧密联系,推动东北亚南北经济体的互动合作。

图们江入海口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水深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有潜力成为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与现有的西伯利亚大陆桥和中国大陆桥形成合力,构建更为完善的欧亚运输网络。



«——【·梦想与现实的14公里·】——»

要实现中国船只通过图们江进入日本海的战略目标,还需要克服诸多障碍。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那被称为“最后14公里”的水道。

现有的朝俄铁路桥建于上世纪,桥梁距离水面仅7-11米,严重限制了大型船只的通行。

此外,河床淤积严重,水下障碍物众多,进一步降低了航道的适航性。

若要实现具有商业价值的通航,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改造,这不仅成本高昂,技术难度也不容小觑。

历史遗留问题同样复杂,日本殖民东北时期,曾在图们江出海口水下设置混凝土阻航障碍物。

卫星图像显示,在朝俄铁路大桥上游110米处确实存在多组规则排列的水下障碍物,形状类似二战时期的反坦克拒马,有效切断了通航的可能性。

清除这些障碍物将是一项艰巨任务,尽管表面保持友好关系,俄罗斯和朝鲜对允许中国船只,特别是军事船只进入这一关键水道历来持谨慎态度。

在国家安全和区域影响力的权衡中,他们对中国在远东地区日益增强的存在感存有戒心。



历史上,图们江入海口附近区域曾是中俄领土争议的焦点,19世纪中国被迫将部分领土割让给沙俄,包括现在的海参崴。

这些历史阴影至今仍影响着区域合作进程。

对中国而言,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也需要审慎平衡各方关系。

过于密切地靠近俄朝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不利于整体外交战略布局。



而且,目前图们江大桥选址处两侧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俄方一侧缺乏连接道路,朝方一侧也没有完善的公路网络。

即使大桥建成,其实际运营效益也将受到限制,至少短期内难以发挥最大潜力。

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

中朝鸭绿江大桥虽已建成近十年,但由于朝方未能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至今仍未正式通车。

图们江大桥是否能避免重蹈覆辙,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图们江通道的地缘政治意义·】——»

跳出经济视角,从更宏观的地缘政治层面来看,图们江大桥及其可能带来的出海通道,对区域权力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一地区的未来发展不仅牵动着经济神经,更触及到大国平衡与区域安全的敏感议题。

中俄朝三边关系呈现出既有共识又有分歧的复杂状态。

三国都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压力,因此有加强合作的内在动力。

然而,当合作涉及核心利益和影响力边界时,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对于图们江出海口的开发利用,三方的优先考虑并不完全一致,俄朝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



在美国主导的日韩同盟与中俄朝非正式合作之间,各方都在寻求有利于自身的战略平衡。

图们江通道的开放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区域安全架构的调整,可能加剧某些紧张关系,也可能创造新的合作空间。

从长远看,图们江通道有望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关键枢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开发日益可行,这将极大缩短太平洋与大西洋间的航程。

中俄两国已经开始成立北极航道合作分委会,共同推动北极航线的开发。

如果图们江通道能够与北极航道相连接,将形成全新的国际运输走廊,大幅降低东亚与欧洲间的物流成本。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