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肝内多发结节患者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令人意外的是,袁希福院长在详细检查后指出:当前最危险的并非肝脏肿块,而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大出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肝硬化患者的生命威胁竟来自看似不相干的出血风险?



  体检发现肝结节,隐患早已埋下

  2024年底,张师傅在体检中被查出"肝内多发结节",最大结节达54×35mm。检查结果出来后,他立即来到希福医院寻求治疗。在细致的问诊过程中,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健康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早在两三年前,张师傅就经常出现黑便,2023年曾查出肝硬化和血小板减少(当时血小板仅42),但他并未重视。如今,除了肝占位性病变和严重肝硬化外,他还伴有脾大、脾门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也明显异常。

  "牛眼征"与甲胎蛋白:肝癌的警示信号

  袁希福院长用红笔在病历上圈出关键信息,并向随诊学生讲解:"肝内多发结节,最大直径54mm,且呈现环形强化影,这个特征在影像学上被称为'牛眼征',是肝脏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之一。"

  他接着指向甲胎蛋白的检测值——1210ng/ml,远高于正常范围:"甲胎蛋白这么高,加上影像学特征,基本上可以确定恶性可能。虽然也有少数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升高并非癌症,但这种情况必须高度警惕。"

  比肿瘤更危急的"夺命杀手":门静脉高压与出血风险

  然而,袁希福院长话锋一转:"你目前面临两大风险,一是肝内肿块的发展,二是更危急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肿瘤的发展需要时间,但静脉曲张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几分钟内就可能致命。"

  为什么肝硬化会导致大出血?

  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肝硬化就像河道淤塞。门静脉是肝脏的'主干河流',肝硬化后,血流受阻,压力增高,迫使血液改道流向'支流'(侧支静脉)。这些血管本不该承受如此大的压力,长期扩张就会形成曲张静脉,就像被洪水撑胀的堤坝,随时可能决堤。"

  一旦这些曲张的静脉破裂,患者会大量呕血或便血,抢救不及时极易休克死亡。更棘手的是,张师傅的血小板仅有42(正常值100-300),凝血功能极差,一旦出血更难控制。

  无法根治的危机:预防才是关键

  面对静脉曲张这一隐患,袁希福院长坦言:"这在西医领域都属难题,更非中药能根治。我们能做的是提前预警,尽可能预防出血。"他特别叮嘱张师傅:

  1、绝对避免腹压增高:禁止搬重物、用力排便,连咳嗽都要尽量轻柔

  2、饮食严格把关:忌坚硬、粗糙食物,药片也需研碎服用,防止刮伤曲张静脉

  3、密切观察出血征兆:如出现呕血、黑便或头晕心悸,必须立即就医

  检查时,张师傅脱衣后可见上腹虽无肿块隆起,但背部布满按压褪色的红点——这是肝病典型的"蜘蛛痣",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袁希福院长叹息道:"如果早期肝硬化时就介入治疗,我们完全可以在抗纤维化同时预防癌变。治未病才是上策,等肿瘤形成再治,犹如亡羊补牢。"

  医者忠告:肝硬化患者的生死防线

  临别前,袁希福院长再次强调:"对你而言,现在每个细节都是生死线。肿瘤尚可慢慢调治,但大出血可能瞬间夺命。"这番话揭示了慢性肝病管理的残酷现实:许多患者倒下的真正原因,并非癌症本身,而是肝硬化引发的致命并发症。

  这例病例也给所有肝病患者敲响警钟:定期监测门静脉压力、胃镜筛查静脉曲张、严格控制饮食起居,这些看似琐碎的预防措施,实则是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在疾病面前,有时最大的危险,恰恰来自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隐形杀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