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海,群山披翠,欢歌荡漾。5月7日,“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青海站首场巡演,在青海中心广场盛大举行。这场凝聚着天山与昆仑深厚文化情谊的艺术盛会,以民间艺术为纽带,精彩呈现十余项两地非遗瑰宝,奏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强音。
云端线下共襄盛举,民族欢歌响彻青海
此次巡演将天山风情融入昆仑文脉,是艺术成果的跨地域展示。据了解,“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800余场,有效丰富了新疆各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此次巡演来到青海,恰似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奔赴,让新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浸润高原沃土,为青新两地情谊注入新的活力,绽放民族团结的绚丽之花。
(自治区文旅厅文旅推介官通过新疆是个好地方主题展示,带领观众感受新疆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疆和田地区文旅推介官身着艾特莱斯服饰,为游客提供了古和田多样的风土人情文化旅游体验)
和田地区文旅推介官深入市民当中,宣传推介和田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石榴绽放映初心,丝路鼓韵穿古今
随着开场歌伴舞《石榴花开幸福长》的音乐响起,演出正式拉开帷幕。舞者们身着绚丽多彩的各民族服饰,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生动描绘出青海大地上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密相依、共同前行的盛世画卷。
第一篇章“丝路情韵・青新共舞”中,来自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的民间艺人带来打击乐合奏《高昌鼓韵》,激昂的鼓点带领观众穿越回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岁月。
(打击乐合奏《高昌鼓韵》)
群舞《欢乐纳孜库姆》以其热烈奔放的舞姿,展现出新疆人民在重大庆典活动中的欢乐场景。而青海新生代花儿传承人索南孙斌、马全、童守蓉、吴玉兰带来的《花漫高原》,将非遗“青海花儿”与创新编曲相结合,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高原牧歌展豪情,天山笑语架心桥
第二篇章 “高原欢歌・天山回响”,蒙古族群舞《牧歌向远方》中,舞者们以刚柔并济的舞姿,生动展现出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迈与“牧歌飘向白云端”的浪漫。来自新疆阿克苏的演员带来的相声《心灵的桥梁》,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为青新两地的民间艺术交流增添了一抹欢乐色彩。群舞《琴舞飞扬贺盛世》以手风琴表演和多民族融合舞蹈,彰显文化自信。
(群舞《琴舞飞扬贺盛世》)
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那悠扬的旋律,仿佛让观众看到一位美丽姑娘踏歌而来,跨越时空与大家邂逅。
(女声独唱《玛依拉》)
千年韵律响未来,史诗欢舞绘新篇
在第三篇章“石榴花开・共绘未来”,土族舞《心灵的守护》以千年韵律,演绎当地从历史沧桑到乡村振兴的蝶变。
(土族舞《心灵的守护》)
木卡姆表演则以其原生态的高亢激越表演,震撼人心。将新疆人民对生活的炽热情感,化作直击心灵的艺术力量。
(木卡姆弹唱《勃姆巴雅宛》)
维吾尔族舞蹈《丰收的喜悦》展现出农牧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群舞《丰收的喜悦》)
陶力《英雄江格尔赞》讲述了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的传奇故事。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陶力《英雄江格尔赞》)
演出尾声男女四重唱歌伴舞《请到大美青海来》深情唱响,昆仑山仿佛捧起哈达,青海湖好似斟满美酒,向全国人民发出诚挚邀约,共祝祖国繁荣昌盛。
(歌伴舞《请到大美青海来》)
台上台下同起舞,青新携手谱新章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演出的谢幕环节独具匠心。在青海本地导演的精心组织下,观众方阵的群众身着各民族服装,齐聚舞台下的空地,与舞台上的新疆演员们共同起舞。一时间,欢歌笑语、舞步翩翩,各民族文化在这一刻交汇、融合,成为本场演出最为动人的画面,也为本场巡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观众方阵舞蹈)
本次巡演中新疆民间艺术与青海地域文化相互交融,描绘出中华文化百花齐放的壮美图景。相信在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下,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将愈发蓬勃,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纽带。